《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232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_王何必曰利》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 何 必 曰 利,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两眼只盯着财利的人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不择手段追逐财利的人,不仅会伤害他人,而且会伤害自己;如果人人利字当头,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沦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利”和“义”呢?,孔、孟是怎么说的呢?,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2、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背景纵览,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

3、立场:义先于利。,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王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中心论点),不夺不魇:弑君 犯上,仁不遗其亲,义不后其君:孝亲 忠君,总结: 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探讨论证方法 “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反面: 人与人沦为利益关系, “以市道交”,会破坏社会和谐 , 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最终导致国家的覆亡。 “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正面: 舍弃私利,用仁义来打动人,则能成就王业。,结论: 何必曰利,正反对比 论证,用了什么手

4、法?说明什么问题?,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扬善 逐利,圣贤之君,杀人魔王,我们应该多多行善。,孟子见梁惠王一文分析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宋牼将之楚一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逐利与行义的不同结果:逐利能使兄弟割袍、父子反目、君臣成仇,兄弟割袍则恩断义绝,父子反目则家将不家,君臣成仇就会国将不国;行义能使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自然也就称霸天下。 第三篇短文则说明舜蹠之分在于善利之间:扬善成为圣贤之君,逐利则成为杀人魔王。,字词梳理,一通假字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二一词多义

5、 遗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留待作遗施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乘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因利乘便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吏士喜,大呼乘之,“指”通“旨”,意旨,意图,遗,遗弃,遗,丢失的东西,遗,赠给,遗,丢失,乘,一车四马,乘,趁着,乘,乘坐,乘,追逐,三、虚词,而 不远千里而来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 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假设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然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介词,用,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表修饰

6、,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何以利吾国,介词,用来,介词,凭借,四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形容词意动用法 不远千里而来 名词意动用法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事,侍奉,王,称王,利,对有利,远,意动用法,以为远,后,意动用法,以为后,五文言句式,判断句 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倒装句 先生将何之?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应为“先生将之何”,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利吾国“,1、上下交征利 2、苟为后义而先利 3、吾闻秦、楚构兵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5、愿闻其指 6、

7、然而不亡者 7、孳孳为善者 8、舜之徒也 9、利与善之间也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相互,如果,交战,停止,意向,这样而,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差别,背离,深度探究,1、儒家义利观 A、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B、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 “先义后利” C、后世儒者主张存义去利、讳言财利 2、诸子义利观 A、道家倡“无为”、“寡欲” , 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B、商鞅,一反儒家义本利末思想,提出:“利者,义之本也。” C、

8、韩非则强调政治强制与强烈的“计算之心”,完全否定道德规范对利的制约。,讨论:,1、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请说说你对孟子的义利观的理解。 2、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弊端?谈谈你的看法。并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点拨:唯利是图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体恤关爱他人,损人利己,危害社会。 例如:贩毒,走私等,孟子的义利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一书中“义

9、”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孟子主要把“仁”看作是人心理上一种应有的“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尽心下)的道德品性,而“义”,孟子主要把它看作是人在

10、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主要有三种意思。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其二是有利于、利用、以为利的意思,作动词。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 “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尽心上)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公孙丑下),“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孟子的义利观: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

11、,合理的。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公孙丑)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孟子的义利观: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

12、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 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 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利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所谓义,一般是指与礼制紧密相关的封建道德规范。所谓利,泛指利益,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利益。可见,义利问题就是指人的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 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对于我们今天考虑、衡量和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时,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的积极意义。,孟子的义利观,局限性?,孟子义利观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说,孟子的学说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来看,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既然有军事行动发生,就不可能没有利害关系在内,也不可能有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战的战争和纯粹为抽象的仁义道德而罢兵停战的和平出现,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尤其没有这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