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230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53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与运用 专题03 修辞方法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修辞方法,【答案】(1)(2)(3)说法全部恰当。,【解析】 (1)对偶。(2)拟人。(3)比喻。修辞方法运用正确。,(1)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2)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3)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赏析。“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用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比喻定名的计谋。既要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又要了解计谋的大意,能够找到本体和喻体的计谋也就采用了比喻的

2、修辞方法。,4.2014北京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理解 “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

3、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理解 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答案】D,【解析】A选项“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表明各种花是同时在开放的,没有先后顺序。B选项描写的是野花在草丛中摇摆的样子,原文章并未写到阳光。C选项中所说“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与原文不符。,【答案】B,【解析】B项错在作用分析。这两句诗强调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坚持前行,风雨无阻。并非表现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考情总结】,【真题定

4、位】 2018.4(2)、 2017.2(2)、2015.5、2014.6、2013.6,技法精讲,一、常用修辞方法 初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拟人(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 1.比喻 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道理喻另一种事物或道理。 例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比喻的种类: 明喻西沉的落日像一只金色的圆盘。 暗喻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借喻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比拟分拟人、拟物两种。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

5、或思想感情。 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阔大端正,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端庄飘逸,如云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仿写句子要求依相关句式,依相同修辞锤炼,在特定语境中完成。其意义上要密切关联,内容和形式要符合题意。根据上下文内容可知,补写句子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内容为颜真卿楷书和王羲之行书的特点。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王羲之行

6、书笔意遒润、章法疏良、行气畅达。,驼子摔跤,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比例,【解析】 判断比喻句的基本方法: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而且喻体与本体是两个事物。根据文中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分量”问题比作“驼子摔跤”即可得出答案。,【答案】B,【解析】首句为对偶。“阳光照时,千点碎银拥波;倒影显处,万粒宝石铺翠”为比喻; “气柔涧静,静得仿佛能听到那秋气掠水的气息声”为夸张;“如秋月恋叶,似晨露吻花”为比拟。,【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修辞判断,逐句理解再比较,排除后确定答案。难点在第句,从整体来说,是将蝉蜕人格化才有“寂寞如一间空屋”,也就是说,这个比喻被包含在拟人之中,故答案为C。,示例:运用

7、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红灯凶恶、恐怖的样子,衬托了“我”和母亲恐惧、孤独、无助的心理,表现出母亲为“我”要回小人书的坚定执着。,【解析】此题是结合阅读题目的修辞赏析题,综合性较强。既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也要从修辞的表达效果来分析。一般要先说明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表达效果。这类考题的开放性较强,并不苛求,答案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比较独特,是少见的修辞运用考题。主要通过组合运用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对偶的理解运用能力。命题提供了相应的词语,减轻了难度,考生只需根据上联的内容和结构来思考,然后在这些词语中选择组合即可。通过解读可知,上联其实是两个小

8、句子,即“把酒问鲶鱼”和“谁道磁湖水浅”,再进一步分析这两个小句子的结构就很容易顺利组合了。,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共3分。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以语言表达考查排比的运用。题目要求选取不少于三个词语,连缀成一段话。首先要注意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可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还要具体阐释内涵,并创设出一种生动、合理的情境。特别要注意是否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和是否超过了50字的要求。如“诗意”“徘徊”“芳菲”三个词的关系:“徘徊”中,被“芳菲”景色陶醉,不禁引发“诗意”,这其中可以联想、想象添加一些修饰,抒发对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