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214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美食名扬天下 教学设计 大广安镇大孟桥中心小学 王艳霞一、教材说明本课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的第四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学习内容是从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来说明区域的差异影响着当地的物产和人们日常的生活。这是一个围绕“饮食”展开的主题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当然不是吃,而是通过对饮食习惯不同的了解,让学生探究地域不同、物产差异,必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饮食,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不同饮食习惯的道理。孩子们对于饮食的形成和地域的关系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材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以照片、故事,再配合动手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尝试、阅读等

2、活动来了解。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我国食品的丰富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地域的差异之大;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养成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感。2通过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寻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兴趣。3通过对美食文化的了解,养成爱惜粮食的情感。(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社会事务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三)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让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和其他

3、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客观分析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四、教学难点1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的能力的培养。2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法、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导入话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父母爱吃美食吗?你们自己又爱吃美食呢?想要吃美食我们首先要了解美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美食名扬天下。(课件揭示课题)(教学意图:简单明了,直奔主题。以儿童兴趣入手,以“吃”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二)活动一:“南、北方人的饮食差异”1、同学们,把你

4、们的父母爱吃美食和你们自己又爱吃美食进行比较,看看哪种美食比较多?学生的回答会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处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比较爱吃米饭的结论。(课件展示多幅面食和米饭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了解南北方饮食的不同。)2口味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引导步骤:以饺子为例,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的差异。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口味歌、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加深“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认识。师小结:人们常把口味概况为“南甜北咸,东酸西辣”,虽然不太准确,但也反映出区域的饮食口味的是有差异和区别。3其他小组还有别的发现吗? (生继续谈)师小结:影响我们饮食习惯的除了地域的物产外,还有地

5、理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三)、活动二、不同地域的“米与面”学生调查自己家庭1-3天的菜谱,然后分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相同的饮食品种,写在黑板上,然后讨论为什么家家饭桌上都有这些饭菜,从而发现他们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的关系。家长还可以通过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家庭餐桌上经常是什么饭菜,通过对比变化发现: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南北方人们饮食习惯在逐渐地融合。(课件展示:不同地域的米食和面食及河北省的特色小吃。)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对,因为我们北方盛产小麦,南方盛产大米所以在饮食上出现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差异。(四)活动三、“中华美食故事会”师:美食不仅能够

6、充饥、还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呢。一道菜,一个故事;一道菜,一段历史。你的家乡美食呢? 这些美食又有什么样的动人故事呢?我们开个“中华美食故事会”,请大家说一说。预设评价1、请故事讲得很生动,如果语言简练一些就更好了。2、你的故事让我们打开眼界。3、你的故事真得很精彩如果声音洪亮一些就更好了。2、你的故事让我们打开眼界。3、我们美食当中还蕴涵着浓浓的亲情。4、谢谢你,让我们大家都要做一个有文化的食客)结合生活经验来体会并引发思考师小结:刚才大家介绍的许多美食在我们石家庄的也能尝到,我们的饮食习惯随着人口的流动、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融合。设计意图: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透过中华美食,了解“食文化

7、”的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通过讲述食品背后的故事,探究来龙去脉,感受中华丰富的食文化与悠久历史,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让孩子通过熟悉的家乡美食,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引领学生了解我国不同的饮食特色,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美事故事会不仅让孩子学会了做人,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五)活动四:“南北风味大聚汇”过渡:中国的八大菜系可是美食中的精髓。美食也需要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美食,让我们的中华美食真正的名扬天下。学生先介绍自己知道的美味大餐,各地区的特色小吃。然后课件展示欣赏多幅美食图片。课件展示古诗:悯农二首及老农劳作的画面。引出: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惜、珍惜粮食,知道粮食的收获是来之不易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计意图:此活动环节的设计,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华美食中的精髓八大菜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华美食。培养了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认同感,使学生养成了热爱祖国文化历史的民族自豪感,较好的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课后大家可以学做一道你特色菜肴给家人品尝。让我们在做美食中了解美食,在生活中领略饮食文化中的魅力吧。(六):总结: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确,“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中国享有“烹饪王国”的美称,其饮食文化散发着几千年来传承、发展的独特魅力。让中国食文化走出国门,让世人与我们共同品味中华食文化的智慧和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