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212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方略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2.1光的折射 全反射课件 沪科版选修3-4(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光 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知识点1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思维激活1】(多选)如图所示,光在 真空和介质的界面MN上发生偏折,那 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为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73108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60角,【解析】选B、C。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介质 射向真空中,选项A错误;根据折射率公式n= ,所以n= 1.73,选项B正确;再由折射率n= ,代入数据得v=1.73108m/s,选项C正确;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90角,选项D错误。,【知识梳理】 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

2、质时传播方向 _的现象。,改变,2.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内,折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入射角的正弦与折 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表达式:_=n12,式中n12是比例常数。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同一平面,两侧,可逆,3.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_的正 弦与_的正弦的比值。 (2)定义式:n=_。不能说n与_成正比,与_成 反比。折射率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频率决定。 (3)物理意义:折射率仅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折射率大,说 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_,反之偏折小。 (4)计算公式:n=_,因vc,

3、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总_ (选填“大于”或“小于”)1。,入射角,折射角,sin1,sin2,偏折大,大于,知识点2 全反射、光导纤维 【思维激活2】(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平行,它们分别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设为界面和界面。光线从界面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时的入射角,则(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解析】选C、D。在界面上,光

4、由空气中进入玻璃砖,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管入射角多大,都不发生全反射现象,则选项C正确。在界面上,光由玻璃砖进入空气,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但是,由于界面和界面平行,光由界面进入玻璃砖后再到达界面,在界面上的入射角等于在界面上的折射角,因此入射角总是小于临界角,所以也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选项D正确。,【知识梳理】 1.全反射: (1)条件。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_。 入射角_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_。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C表示,sinC=_。,光疏介质,大于或等于,反射光,2.光导纤维: 原理:利用_。,光的全反射,微点拨 1.应用折射定

5、律的三点注意: (1)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是相对应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应用公式n= 时,一定要明确哪个角在分子上,哪个角在分母上。 (3)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不一定小于入射角。 2.全反射现象中的三点提醒: (1)当发生全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及光路的可逆性。 (2)介质的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3)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线的强度减弱到零,反射光的能量等于入射光的能量。,考点1 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的应用 1.对折射率的理解: (1)公式n= 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真空,1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2总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6、。 (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3)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光疏介质不是指密度小的介质。,拓展 延伸,(4)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5)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相同。 (6)折射率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也反映了光 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 。,2.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和圆柱体(球)对光路的控制:,【题组通关方案】 【典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

7、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 (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典题解析】(1)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Q、M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N三点共线。,设在M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 OMQ=,PNF=, 根据题意有 =30 由几何关系得,PNO=PQO=r,于是 +r=60 +r= 由式得r=15 (2)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答案:(1)15 (2),【典题2】(2014宝鸡模拟)如图所示, 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某一截面的 圆心为O点。

8、有两条光线垂直于水平柱 面射入玻璃砖中,其中一条光线通过圆 心O,另一条光线通过A点,且OA= 。这两条光线射出玻璃砖后 相交于一点,该点到O点的距离为 R,求玻璃砖的折射率。,【典题解析】作出光路图,OBD为法线, 则sinABO= , ABO=30 设两条出射光线交点为S,根据几何 关系有OC=Rcos30,所以,CS=OS-OC= BSC=30SBD=60 由折射定律: 答案:,【加固训练】 1.一半径为R的 球体放置在水平桌 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 的透明材 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 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 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

9、桌面的距离 为 。求出射角。,【解析】设入射光线与 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1为入射角,过C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依题意,COB=1。 又由OBC知sin1= 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2, 由折射定律得= 由式得2=30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3为30, 由折射定律得 因此sin= ,解得=60。 答案:60,2.(2014乌鲁木齐模拟)如图所示,三棱镜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均为30,高为h。两束频率相同的单色光垂直于底边射到该棱镜上,经AC、BC一次折射后两束出射光线交于一点,出射光线间夹角为30。若两束入射光之间的距

10、离是三角形底边的一半。求: (1)三棱镜的折射率; (2)两束光在三棱镜中运动的时间之和(不考虑反射)。,【解析】(1)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两束光从棱镜射出后,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均偏折15, 故折射角r=45 由光路图可知入射角i=30 由n= 解得n=,(2)单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v= 由几何关系可得两束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距离之和h1+h2=AAtan30+BBtan30=(AA+BB)tan30 传播时间t= 解得t= 答案:(1)2 (2),【学科素养升华】 应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 (1)根据入射角、折射角及反射角之间的关系,作出比较完整的光路图。 (2)充分利用光路图中的几何

11、关系,确定各角之间的联系,根据折射定律求解相关的物理量:折射角、折射率等。 (3)注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2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 1.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的四点提醒: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 (2)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3)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 (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拓展 延伸,2.求解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

12、播时间的一般思路: (1)全反射现象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 化,即v= 。 (2)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程应结合光路图与几何关系进行确定。 (3)利用t= 求解光的传播时间。,3.解决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1)确定光是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应用sinC= 确定临界角。 (3)根据题设条件,判定光在传播时是否发生全反射。 (4)如发生全反射,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临界光路图。 (5)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反射定律等进行分析、判断、运算,解决问题。,【题组通关方案】 【典题3】(2013新课标全国卷)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

13、长为L,折射率为n,AB代表端面。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1)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AB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2)求光线从玻璃丝的AB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典题解析】(1)设光线在端面AB上C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sini=nsinr 设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D点的入射角为,为了使该光线可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应有 式子中,是光线在玻璃丝内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它满足nsin=1 由几何关系得 +r=90 由式得 sini ,(2)光在玻璃丝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 v= 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为 vz=vsin 光线

14、从玻璃丝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个端面所需时间为 T= 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AB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最长,由式得 答案:(1)入射角应满足sini (2),【典题4】(2013新课标全国卷)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从BC边的M点射出,若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和在M点的折射角相等。,(1)求三棱镜的折射率; (2)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透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典题解析】(1)光路如图所示,设光线在P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因光线平行AC射入,所以i=60,由折射定律得, 对于P处折射有sini=nsinr,对于M处折射有nsinr=sini,所 以r=r,又OOAC,MNC=r,ANP=MNC=r,根据三角 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得r=30,所以n=,(2)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满足sinC= 由图可知,在 N处反射的入射角i=60,即sini= ,所以入射角iC,符合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在AC边没有光线透出。 答案:(1) (2)见典题解析,【加固训练】 1.(2012海南高考)一玻璃三棱镜,其 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锐角,折 射率为 。现在横截面内有一光线从 其左侧面上半部射入棱镜。不考虑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