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3931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政治 第21节 参与政治生活 建设法治国家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我国人民怎样行使权力?怎样当家做主?(必背)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持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

2、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我国现有乡镇、县、市、省、全国五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五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它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 中

3、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14,临沂)2014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肩负亿万人民重托的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材料表明( ) A人民代

4、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例题轮播,A,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3什么是依法治国?(必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4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必背),依法治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依法治国是坚

5、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4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必背),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有序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6、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5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什么要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根本利益。 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6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必背),(2015,呼和浩特)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7、问题,例题轮播,D,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7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必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主要有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8宪法的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9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的原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母法,普

8、通法律是子法。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被撤销或者宣布无效。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10.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必背),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

9、基本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12我们应怎样对待宪法?(必背),(2015,佛山)2015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特别提出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以政务诚信建设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可以( ) A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规范公共权力行使,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C扩大公民政治权利,保证公民有序参与 D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确保司法公正透明,例题轮播,B,4.1,知情权又称为知的权利、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或了解权,就广义而言,是指寻求、接受

10、和传递信息的自由,是从官方或非官方获知有关情况的权利,就狭义而言则仅指知悉官方有关情况的权利。 参与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这里的“各种途径和形式”,包括选举、投票、协商、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批评、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13什么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4.1,表达权是公民阐述自己观点,发表意见的权利。公民有权依照法律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 监督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监督权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

11、检举权。 批评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政策失误或个体行为不当提出批评的权利。,13什么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4.1,建议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检举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的权利。 申诉权、控告权是指公民受到国家机关不适当的对待或权益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损害时加以申诉或指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13什么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4.1,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可以采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12、。,14我们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主要渠道有哪些?,4.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正确行使。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15我们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必背),我要 提升情商,16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互联网为我国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新的平台,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微博、微信,对改善环境、

13、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和国家大事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公民在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时要做到合理、合法、有序,不能随心所欲,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例题轮播一,(2015,武汉)下列行为中,行使消费者监督权的是( ) A员工向税务部门揭发本单位偷税漏税 B客户向商家询问商品的真实情况 C顾客向工商部门举报制假售假商家 D全国人大检查组开展水污染防治检查,C,我要 提升情商,例题轮播二,(2015,海南)“”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站发起“2015 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活动,成千上万中国网民积极响应,为“”建言献策。网民的这种行为是在行使( ) A立法权 B出版权 C建议权 D选举权,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