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33365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话说社区本单元体现的课标的内容标准(1)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2)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

2、他们的劳动成果。(3)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4)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第二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本单元体现的课标的内容标准(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我是中国人)(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5)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第三单元 东西南

3、北中本单元体现的课标的内容标准(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第四单元 人类共同的家园本单元体现的课标的内容标准1、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3、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4、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4、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第一单元:目标要求: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

5、热心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第三单元: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版图,知道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2知道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能通过活动按照要求说出一些行政区的名称,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了解我国的行政区设置包括台湾在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数量和名称。掌握首都、家乡所在省份的名称和所处的位置。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

6、感情。 难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寓知识于趣味学习活动之中,重过程的展开和有效。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2行为、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四、主要措施: 1、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

7、,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3、立足学校实际、社会社区环境,精心准备,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第一单元 话说社区1 社区我的大“家”目标要求: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3、行为目标: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知道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图片。2、有关农村社区的图片或

8、录象带。3、有关国外社区的图片或资料。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农村和国外社区的图片和资料。2、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1、出示社区全景图,问: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社区。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你对社区的理解是怎么样的?3、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社区,一起去看看社区,说说社区。出示课题社区我的大“家”二、我生活的社区。1、全班学习“我生活的社区”。2、在学习“我生活的社区”后,让学生每个人了解自己社区的名称、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和单位等。三、认识社区的设施。1、在我们的社区里有许多公共设施,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设施吗?2、这些设施在我们

9、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小组讨论:社区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4、调查社区中的主要设施。第2课时一、出示某个社区的示意图,简介该社区的情况。学生可就该社区情况提问。想要进一步了解该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二、我们还调查了自己所在社区的概况。1、小组交流。2、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发言。3、其余同学可提问。4、说说自己的调查感受。三、你所在社区的辖区内哪几家单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选最有特点的一家单位做具体介绍。四、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城市的社区。农村也有自己的社区,我们再到农村去看看,呼吸一下那里的新鲜空气。1、看农村社区的录象或图片。2、说说你对农村社区的

10、了解。3、谈谈你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五、不同的国家的社区有不同的特色。国外的社区建设相对来说较早,也比较完善。我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1、看国外社区的录象或图片。2、我们很多同学带来了有关国外社区的介绍。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你的资料是从哪里获得的?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看看照片等资料就能明显感受到许多不同。1、向相关人员搜集各种资料,了解社区的变迁。2、看看你搜集到的社区以前的各种资料,再比较你现在生活的社区,说说你的感受。七、总结。2、可爱的社区人目标要求:1、知目标:知道社区人包括在社区里生活的人和在社区里工作的人。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

11、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2、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社区干部、民警和社区里的劳动者,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2、了解发生在社区里的故事,感受社区干部的高尚情怀。难点: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尊重别人的劳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4、社区公仆榜。5、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学生准备:3、社区劳动者的照片。4、有关垃圾分类投放的专访和调查。5、搜集辩论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1、出示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老人晨练;大人们去上班;小朋友们

12、高高兴兴上学去。2、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适,社区里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工作着。我们作为在社区中生活的人,又该怎么做呢?二、认识了解社区干部。在走访社区时,我们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中,像他这样勤勤恳恳为大家工作的社区干部还有很多。我们再来认识几个社区干部。出示公告,了解社区中一些分管干部名称。三、学习你就是我们社区的奶奶。1、社区干部的工作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则故事,看看对你有什么启发。2、学生自由读故事,并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3、和你的 同学交流年的感受。4、你所在的社区中,有没有这样的社区干部?5、夸夸社区的好干部

13、。6、补充:社区主任的酸甜苦辣。四、在社区里,除了社区干部和民警,还有许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社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1、观察一位劳动者的工作。2、请他介绍一下,他每天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3、在社区里,这些人的工作是不是可有可无的?4、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社区将会变得怎么样?5、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们的劳动?五 总结。第2课时一、组织辩论赛。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承担起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如经管社区学院等。原本由学校承担的午间、放学后管理,对学生来说有许多不必多言的好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教师的教学精力。于是,有人提出可以由社区来承担。对此,你持什么

14、观点?1、双方围绕各自观点搜集有关资料。2、双方各派4位同学担任主辩,其余同学旁听。3、旁听的同学为自己一方提供更多的辩论资料。4、双方分别提出观点,并阐述理由。5、旁听同学根据辩论情况提出反驳意见。二、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交流调查情况。1、你所在社区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2、访问环境保护专家;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回收?3、本社区垃圾处理现状。4、访问社区主任: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本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回收?5、小调查。6、观察记录垃圾投放情况。三 总结。3、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活动。2、积极参加社区中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3、了解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极参与社区中的各项活动,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成为小小志愿者。2、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暑假活动计划。国外志愿者服务介绍。2、学生准备:了解所在社区的共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对社区的贡献。 收集一些关于志愿者的活动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社区中正在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2、初步了解社区中志愿者的相关情况以及一些志愿者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志愿者活动中去。教学过程:一、导入1、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