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3236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2.3 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 长相思课件 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雨辋川庄作 旅夜书怀 新城道中(其一) 扬州慢 长相思,“白鹭翩飞,黄鹂鸣啭”的清丽,蕴含着王维隐居生活的宁静;“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的雄浑,反衬着杜甫漂泊生涯的孤独;“野桃含笑,溪柳自摇”的秀美,洋溢着苏轼闲来山行的怡情;“废池乔木,荠麦青青”的颓败,抒写着姜夔面对兵燹后的扬州的哀痛;“山水程程,风雪更更”的苍凉,则浸透了纳兰性德远赴边塞军旅途中的悠悠乡情。情由景生,景由情现,一切景语莫不含带作者之情。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此读诗至理也。,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画成就都很高,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

2、山水诗成就为最。 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晚年曾经在此隐居,“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信奉佛教,寻访山林,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表现隐居山林、脱离尘俗志趣的积雨辋川庄作即作于此时。,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经渝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旅夜书怀即为途中所作。 3.新城道中(其一)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二月,苏轼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赴新城(

3、今浙江富阳新登)途中。诗人沿途看到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心中无限喜悦,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其词作多记游咏物,抒写个人身世及离别相思,情真意切,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隽。 扬州慢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做了交代。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遭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

4、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之子。清词三大家之一。长相思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随康熙帝出巡山海关外的途中。,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1)名岂文章著 著:显赫。 (2)煮芹烧笋饷春耕 饷:用食物款待别人。 (3)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 (4)念桥边红药 念:思考,想。 (5)身向榆关那畔行 畔:边。 (6)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积名句 (1)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015山东高考)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5、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3)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其一)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译文: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月随波涌,大江滚滚向东流去。 点评: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平野地上江道宽直,水流无阻,月色又把江水与天色连成一片,月逐潮涌。“垂”“涌”二字极富个性化,把平原星夜和江流朗月,表现得极为逼真。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

6、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译文:矮矮的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点评:前句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的情景,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后句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这样便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译文:经过昔日繁华的扬州一带,全是青青的野生麦子。 点评:词人只用十个字就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的“竹西佳处”相呼应,铺

7、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今日扬州萧条的景象。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中的“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丰富。,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译文:二十四桥仍然存在,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悄然无声。 点评:这三句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

8、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描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译文:走一程山,走一程水,向榆关那边前行。 点评:“山一程,水一程”,句式循环,形成“行行复行行”的远离动作,动作的方向是榆关,与“故园”遥遥相对,行程的越来越远,造成空间上的巨大张力,使词人产生对“故园”的依恋、渴望。前两句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也更加缠绵。“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在关内,表明词人心系故园之情。,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1.请以“漠漠水田飞

9、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为例,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提示:这两句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写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2.旅夜书怀一诗“书”了诗人怎样的“怀”? 提示:这首诗前四句描写“旅夜”的情景,后四句“书怀”。“名

10、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说,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这两句都是反其意而写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一)手法精当绘风物 新城道中(其一)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出巡时途中

11、所见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山村人家平和的劳动生活。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的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至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洁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澄澄的铜钲。,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

12、勤好客啊。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时,忽见西面山间炊烟袅袅,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莫过于此了!诗人在这次山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颔联描写远景,用的是拟人、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钲。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颈联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

13、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二)今昔对比 感慨强烈 扬州慢赏析 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来写景抒情,是扬州慢的特色之一。 上阕将扬州做了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经过时,则“尽荠麦青青”。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的盛衰对比,何其强烈,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痛惜伤感之情。 下阕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句段点评,审美鉴赏,多维探究,这首词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的萧条。在今昔对比中,我们感受到词人为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怀有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