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33204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 解读 2017.11.27,学校的特点: 人群聚集 关注度高 食物中毒、传染病等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并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政府和媒体的关注! 因此学校卫生工作是关系教育事业稳定的大局,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卫生工作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主要内容,传染病防治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学校传染病防控具体要求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三、 GB 28932-2012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工作管理规范,学校传染病预防依据,学校传染病

2、防控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年月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共九章八十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

3、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26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对乙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为监测管理传染病,按国家卫计委规定的监测管理办法管理。江苏省自2017年6月1日起将水痘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流行性腮腺炎,概

4、念: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预防:1、管理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学校开展晨检制度,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学生要及时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放学后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宜举行大型集体活动。,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现,水痘,概念: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

5、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症状及表现: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流行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预防:1.注射水痘疫苗 建议1周岁以上儿童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6、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2、 远离传染源: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观察3周。 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室、活动室、卧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值日生扫地应先洒水后扫地。学生课间应到室外活动。,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同学校有关的内容: 第十条第二款

7、: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第十二条第一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在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原教育部、卫生部1979年12月6日

8、颁布的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1980年8月26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同时废止。 共六章四十一条 第二条 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第六条 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应当开展学生

9、健康咨询活动。,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三、GB28932-2012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由卫生部、国家标准委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 4

10、 组织保障与制度 4.1 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本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4.2 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随着学校人事变动,小组成员应及时调整。,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4.3 学校每年应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同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 4.4 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保证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4.5 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医务室或者卫生室,并

11、按不低于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4.6 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保健教师,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4.7 学校应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设置优先考虑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4.8 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 a.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b.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 c.学生晨检制度; d.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e.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f.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g.学生免

12、疫规划的管理制度; h.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制度; i.通风、消毒等制度。 4.9 学校应严格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5 预防 5.1 健康教育 5.1.1 学校每学期都应安排日常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利用课堂、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5.1.2 学校应积极开展对教职员工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 5.1.3 学校可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对学生家长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告知

13、其配合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5.2 晨检 5.2.1 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 5.2.2 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问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患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 5.2.3 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 5.2.4 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

14、查和处理,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5.2.5 传染病流行时期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宜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5.3 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 5.3.1 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 5.3.2 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5.4 健康管理 5.4.1 学校应落实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学生体检和健康筛查的组织工作。 5.4.2 学校教职员工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

15、人,在传染期内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5.5 预防接种 5.5.1 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学生,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学生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监护人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5.5.2 学校应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决定,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学校传染病防控

16、的依据,5.6 卫生条件 5.6.1 学校应按照GB5749、WS/T100和GB/T 17226等有关标准的规定保障学生的饮食、饮用水安全,提供安全、卫生的环境设施,消除鼠害和蚊、蝇、蟑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5.6.2 学校应按照GB50099和建标JB109的要求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等卫生设施 5.7 物资储备 学校根据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按照学校规模、学生数量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物资,并严格掌握使用期限,学校传染病防控的依据,6 控制 6.1 报告 6.1.1 发生法定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6.1.2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在24 h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d内有3例或者连续3d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