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3145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编 专题二 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鉴赏诗歌语言,考情分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在高考中考查频率很高,主要从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方面考查,要求考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揣摩诗歌的语言风格等。综观近年高考考情,鉴赏诗歌语言题主要呈现以下考查特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层意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营造的意境等。,2从命题形式上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查形式主要是主观题,具体命题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炼字炼词。品析诗歌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古代诗歌鉴赏题“请赏析独向长空

2、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考查的就是炼字的鉴赏。(2)赏析“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语,是全诗中最能点明诗歌主旨、最传神、最凝练的字。(3)赏析炼句。品析诗歌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古代诗歌鉴赏题“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考查的就是对句子的赏析。(4)赏析语言风格。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特色。,2011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诗歌语言考查情况统计表,复习定位 复习备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应注重把握诗歌语言的相关内容,比如语言风格(淡雅闲适、朴素自然、豪迈雄奇、婉约缠绵、清幽

3、委婉、直率明朗、旷达奔放、悲壮慷慨、沉郁顿挫、含蓄深沉、华丽繁丰、洗练准确、诙谐风趣等)以及对诗歌中具体的词句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塑造的形象、营造的意境等的理解。 (1)重点训练联系全诗理解诗歌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味。(2)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规范答题步骤,争取答题时思路清晰、要点明确。强化精细意识,答案组织要点化。,真题体验 (2014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_ _,(2

4、)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 _ 解析 (1)本题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莓苔”“履痕”“白云”“闲门”“松色”等意象,营造出隐居环境幽静的特点。(2)从炼字的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用一“过”字着意表达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随”字写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出,令人有“曲径探幽”的想象。,答案 (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

5、“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的遐想。,一、“炼字”类型举例 (一)炼名词,.,(二)炼动词,(三)炼形容词,.,(四)炼叠音词,(五)炼数量词,(六)炼虚词,.,二、语言风格,题型一 考查炼字类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诗歌“炼”字,主要是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音词的炼字效果。,古代诗歌对炼字炼词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角度:1.找出诗句中的炼字炼词。2.赏析诗句中的炼字炼词。考

6、查形式上,绝大多数是主观题。预计2016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会要求找出诗句中的炼字炼词,分析炼字炼词使用的手法、描述的画面、刻画的人物或营造的意境以及体现的诗人情感等。,典例剖析 例1 (2014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小试身手】 _ _,【解析】 解答炼字炼词类赏析题,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理解词语

7、所在语句的意义。赏析词语的妙处,首先要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句的意思,通过对语句意思的把握,最终确定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颔联描述了秋景特色:出句写秋天山峦映照在夕阳下的景色对句写落叶时分新月升起的景色。第二步,把握词语在语句中的意思。在这个语境下,其中“常”就是“常常”的意思,即本来山色与周围的环境是一致的,但在作者的眼中,寒山经常是暮色苍茫的状态。这是主观的感受,主要强调的是时间频度。“偏”,是“偏偏”的意思,本来新月与落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诗人认为新,月总是在落叶的时候特别明亮,是有意为之,强化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第三步,理解词语表达的诗人情感。诗人用“常”“偏”两个具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来描写秋天的

8、景色,主要是为了表达诗人悲秋的情感。 【答案】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解题建模 1.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2.解题思路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怎样使表达更准确、更生动、更

9、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对偶、借代、双关、用典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去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格有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等。,3.答题模板 (1)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跟踪热身 1(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

10、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选自宋诗精华灵),【注】 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_ 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绿”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功能,把无形的“春风”形象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春风吹到树上树就绿了的奇妙动态变化。 答案 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题型二 赏析句子 赏句中要赏析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

11、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高考对赏析诗歌中关键语句的考查一般涉及赏析诗句的意蕴、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等,要求写出诗歌中关键诗句的含意、使用的表现手法、描写的画面、刻画的人物形象、营造的氛围以及表达的诗人情感等。,典例剖析 例2 (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小试身手】 _ _ 【解

12、析】 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语句,可以从两方面思考:(1)明确句意。赏析诗歌关键语句,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思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一是把握诗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等。比如“门对寒流雪满山”,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寒流”“雪”等写出了友人生活的环境;从语境的角度分析,此句是上句友人“诗思清人骨”的具体原因。(2)体会情景。赏析诗歌语句,,还要注重对情景的把握。比如“门对寒流雪满山”,从描述的画面角度分析,这是友人居住地方的特点;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表现了友人高洁的品格;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再如“日暮归来雨满衣”,可以有两种理解,既可

13、以理解为想象诗人日暮归来,也可以理解为想象隐者日暮归来,根据不同情景确定其中蕴含的情感。,【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解题建模 1.设问方式 (1)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2)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句(某联)妙处。 (4)请从某角度对某联(句)进行赏析。 2.解题思路 (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义。回答此类题时,要

14、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概括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细读全篇之后,看这关键句写了什么内容。 (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写法特点。 (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结合表达技巧分析各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3.答题模板,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跟踪热身 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 蹝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具体来说,属于对诗句的考查。本题要求鉴赏的对象是诗歌第二联,“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要求分析其精妙之处。 解答此题要明确第二联的意思。“梢影细从茶碗入”是说,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好像通过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这是看到的。“叶声轻逐篆烟来”是说,篆烟升起,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这是听到的。这两句写出了竹轩的清幽和诗人的悠闲。分析“精妙”之处,首先要分析这两句使用的表达技巧。显然,这两句使用了视听结合的写法。然后分析具体字词,第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