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632520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学 校:毕节十小教 师:张 宾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内容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3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4练习七5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6求减数的实际问题7练习八8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退位)9求两数相加的实际问题10. 练习九11. 复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比较熟练口算。2使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

2、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口算卡课时设计单 元内 容课 时认识100以内的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2课时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练习七1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2课时求减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练习八2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退位)1课时求两数相加的实际问题2课时练习九1课时复习2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4课时合计20课时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243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

3、做做”15题。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 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小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崇尚社会公德。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1口算: 2+5 9-4 4+6 3+4 10-2 ( )+( )=( ) ( )-( )

4、=( )2口答:30 里面有( )个十;60 里面有( )个十;4 个十是( );9 个十是( )。 3像10、20、30这样的数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之间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看,智慧大巴来了,它们要带我们去“动物王国”旅行,想去吗? 2看大巴车,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并列式解决。(1)提问:看这两辆大巴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算式? 教师指出: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就是把两辆车的座位数合起来,用加法计

5、算。 + =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0+30= 30+40=学生尝试计算,你是怎样算的,想一想,再说给同桌听一听。2交流算法。 小组内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总结并板书。方法一:十个十个地数,从40后再数3个十是70。方法二:依据数的组成,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是70.方法三:把十位上的数相加4+3=7,表示7个十,再在7后面添一个0,所以40+30=70。重点指导第三种方法谈话:我们的算法有很多,把你喜欢的方法再说给同桌听。并把得数填在书上。3练习巩固。(1)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30+40,并说说规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

6、部分。30+20= 20+30+40= 60+40=指名回答算法,加以肯定和指导,帮助后进生理解算法。(3) + + =90,帮助理解先想 + = 9。 + 4教学“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师: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方法一:依据数的组成,7个十减3个十还剩4个十,是40。方法二:用7-3=4,在4后面添上一个0,所以70-30=40。方法三:想加算减法,30 +(40)= 70,所以70-30=40。(4)练习巩固:50-10= 90-30-20= 100-40=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根据图写出四道算式,你有信心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

7、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算;求一部分就是从总数中去掉已知的一部分,用减法算。 2“想想做做”第3题 动物王国的火车没有司机。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把火车安全的开走?师: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 先独立完成,再接火车游戏回答。3“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3)自出类似的题目并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口算比赛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最厉害的是我们的口算了。 独立完成,共同校对,教师及时纠错并给予帮助。 5“想想做做”第5题 看图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小结:“同样多”也就是20个萝卜。求它们一共拔了多少个,就是把20

8、和20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积极思考,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40+30=70(个) 30+40=70 规律70-30=40 70-40=30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445页例2、“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

9、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场景出示: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校长室决定下个星期五带我们班表现比较好的小朋友去参加春游。小朋友们乐意吗?那就拿出你们的表现吧。看看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车呀? 学生观察,说出:有45座的大客车,有30座的中客车,有3座的小轿车。 提问:观察这幅场景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各怎样列算式?学生提出问题,找人回答,分别板书 45+30、45+3、30+3、45+30+3。 再问:这四个算式中,哪道算式你

10、已经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还有一个算式我们现在还不会算,先放在这里。 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一个是 45+30,一个是 45+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 45+30(两位数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呢?请出我们的小棒帮帮忙吧。 学生自己摆。老师巡视,提示:想好先摆几捆几根,再摆几捆。怎样摆让老师一眼看出你的答案。 引导学生拨算珠。 (2)全班交流算法。 只要算法有道理都要加以肯定。(3)整理算法。 讨论:这些算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把 30 与 40 相加) 老师小结。 2学习 45+3(两位数加一

11、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 45+30 的各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畅所欲言,交流算法。 教师肯定各种合理的算法。 对于如下这种算法,教师要重点肯定,并协助学生演示整理。(5+3=8, 40+8=48) 3、比较 45+30 和 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黑板上演示比较,突出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同桌一起用学具算珠拨一拨,写出结果。 (2)指定两名学生全班演示,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拨。 2“想想做做”第2题。 (1)全班学生口算。四人小组检

12、查,有错的在组内说一说,错在哪儿,应该怎样算,并改正。 (2)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算式的不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将整十数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加一位数时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 3、“想想做做”第 3 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给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2)各自填写算式,集体订正并说算理。 四、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小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想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45 + 30 = 75 45 + 3 = 4840 5 40 5 70 8安全提醒:

13、森林防火安全:1不许玩火,不许私自带火山上;2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炸;3文明祭祀,不烧香、纸、烛;4小学生不参与森林救火。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不进位)的练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页例2、“想想做做”49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4、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算式:25+4= 2+67= 5+34= 25+40= 20+67= 50+34= 比较一组的两个算式,回忆算法。(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二、完成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仔细观察每组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那么得数会怎么样呢?算算看。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想想做做”第5题。 小游戏:比比谁跳得快。 同桌两人, 一人扮演“2 加几”的小松鼠, 一人扮演“20 加几”的小松鼠,两人在写好加数的大题板上写得数,同桌互查,看谁先又快又准地到达目的 地。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获得小奖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