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2069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不断进取的大牲畜配种站 六十年代房山十二面红旗之一 张 珍 六十年代初,享誉全县的十二面红旗之一的房山县大牲畜配种站建于 1963 年春。它的中心任务,是为 全县农村搞好大牲畜配种工作。建站以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站六名职工,为了充分发挥仅有的五头 优种公畜的作用,主动学政治、学技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推广驴生骡。到 1965 年 10 月,以人工授精的方法,共配种 1281 头母畜,为发展农用畜力做出显著成绩,受到县委、县政府的 表彰,并树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建站仅仅三年,被树为全县典型,其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呢? 一个明确的服务方向 大牲畜配种站的根本任务是,为

2、增加农业生产动力而加快繁殖大牲畜。但是,建站初期,对采用什么 方法为大牲畜配种,在干部、技术人员中,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主张用传统办法,拉着公畜走村串队, 搞本交,说这样便利群众,节省畜主往返时间。二是主张积极采用现代技术,人工授精,繁殖牲畜。为了 统一认识,全站人员以“采用哪种办法配种有利加快繁殖优种大牲畜”为题,开展了讨论,多数同志认为: 人工授精繁殖牲畜,一头种公畜每天采取的精液,能配五、六头母畜,五头种公畜一天可配种三十来头。 如果用本交办法,一天最多只能配十头母畜。通过对比,大家提出人工授精有四个好处:(一)配的多,准 确率高,繁殖牲畜快。(二)可以减少种公畜饲养量,可节省饲料等开支

3、。(三)有利于推广优种,提高大牲 畜质量。(四)有利于减少传染病。这样就否定了搞本交配种的传统方法,决定积极推广人工授精的科学方 法。全站统一了认识,为加快繁殖大牲畜奠定了基础。 一支热爱配种事业的技术、干部队伍 要搞好大牲畜配种工作,必须让全站职工热爱这项事业。开始搞人工授精时,有的干部、技术人员, 对人工授精不感兴趣。认为整天捅驴屁股,是丢人、低人一等的工作。工作不主动,不安心,有的要求调 出。党支部针对当时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全站人员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人民服务 、 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并学习县委表彰事迹,谈感想、找差距、树雄心、表决心。不少同志主动检查了 错误思想, 把做好

4、大牲畜配种工作, 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联系起来。 认识到搞配种工作是革命的需要, 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一定要干好本职工作。有的用白求恩的精神对照检查自己。通过这次学习讨论, 使全站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抢工作干,迎着困难上,主动传授技术,自觉苦练过硬技术,形成风气。安 翠兰是位刚三十岁出头的女同志,曾担任县公安局文书、农林局生产股长、公社妇联主任。开始搞人工授 精时,思想不太通,曾一度想调出,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她当众坚定地表示: “只要工作需要,可以搞一 辈子配种事业。 ”原来她对配种技术一窍不通,这回她决心从头学起,积极练习组装假阴道,把手指头都磨 破了。她头一次装假阴道,用了两个多小时

5、,由于她不分上班、下班,有空就练,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技术, 只用五分钟就可把假阴道装好。同时,她还学会了直肠检查、采精、输精、妊娠检查等操作技术。同时, 她服务热情周到,技术熟练,畜主都愿意找她给牲口做检查、配种。工人张启山,原来认为男同志搞人工 授精名声不好。提高认识以后,对饲养种公畜非常认真,他每天要给种畜刷两次毛,用毛巾擦一次畜体, 对采精后的种畜,喂些喜欢吃的草料,有时种畜病了,他昼夜守护,精心喂养,使种畜个个膘肥体壮。 一个技术过硬、不断进取的好作风 建站第一年,全站人工授精配了 180 头母畜,受胎的只有 56 头,受胎率仅占 30。经过总结经验找 差距,找出三条原因:一是技术不过硬

6、,对母畜发情期鉴定不准确。二是对种畜的饲料调剂不好,营养跟 不上。同时,种公畜运动量不足。精液质量差,活精子只占 3040。三是有些村的饲养员对人工受授精 半信半疑,不按时来站配种。为提高人工受精准胎率,采取了四项措施: 1.全站干部、技术人员参加劳动,到畜棚当饲养员,摸清种公畜所需营养规律,促其提高精液质量。 通过实践发现:每头种畜所吃草料喜好不同,应当区别对待。从而打破了过去喂牲口的“寸草铡三刀,没 料也上膘”的旧观念。如种公驴爱吃黑豆,不爱吃麸子;一号种马爱吃高梁和麸子。从此,改变了饲料单 一化的做法,实行了单槽喂养,满足了种畜的营养需要,使种畜体质明显增强。 2.为了增加种畜活动量,全

7、站人员,人人练骑马。有的马性情暴烈,有时连踢带蹬,两腿直立,没人敢骑。 经过反复训练,大部分职工都敢骑了。全站五头种畜,每天坚持骑溜两次,使精子活力提高到6070。 3.搞单精与混精配种试验。经过反复试验,证明驴、马混精配种,妊娠率达到 56;双马混精配种, 妊娠率达到 45;马单精配种,妊娠仅达 29。从此,全站实行了混精配种。 4.坚持直肠检查, 准确掌握母畜发情期, 做到适时配种。 通过上述技术改进以后, 使人工授精准胎率, 由原来的 30,提高到 50以上。 一个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推广人工授精,开始阶段阻力很大。阻力主要来自部分农村干部和饲养员的传统观念。有的说: “先试 试看,不行

8、再搞本交” 。有的根本不相信,说: “就凭人的两只手瞎鼓捣,要让驴下了骡驹子,我把脑袋输 给你们。 ”有的牵着母畜一进配种站,看见是搞人工授精,扭头就走。 面临这种情况,党支部为使大家认识到:任何新生事物,总有一个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发动全 站人员坚定信心。坚持用事实说服群众。他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以北市、牛口峪两村为重点,搞出人 工授精成果样板。二是深入到生产队,向干部、饲养员宣传人工授精的科学道理和好处,有时请他们到站 上,用显微镜看精子的活动情况,启发他们认识人工授精的科学道理。三是进一步改进作风,热情接待来 站配种的饲养员,远道而来的,还按排吃住。 通过上述工作,使广大农村干部和饲养员,从心眼里信服了母畜人工授精的好处。全县各村主动来站 人工授精配种的越来越多, 有时要排队等候配种。 就这样, 人工授精繁殖大牲畜, 在全县开了花。 1963 年, 全县只有九个公社、三十八个大队(村)到县站搞人工授精为大牲畜配种。到 1965 年扩大到二十个公社、一 百二十八个大队(村)和六个厂矿。连那些距县站一百多华里的村,也纷纷来配种。为了方便农村为大牲畜 配种,1965 年在全县先后建立起五个人工授精配种点,由县站运送精液,传授技术,使全县农村的大牲畜 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得到普遍开展。 ( 房山文史资料第 6 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