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1903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10.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土地资源学2014(绪论) (2014).ppt(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朱永明,土地资源学,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2,主要内容,第01章 绪论 第02章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第03章 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第04章 土地类型的形成、结构与地域分异(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第05章 土地资源调查 第06章 土地资源评价 第07章 土地资源利用 第08章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 第09章 农用地利用与保护 第10章 建设用地利用与保护 第11章 后备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第12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第13章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 第14章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3,第一章 绪论,【内容提要】本章节首先介绍了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相关概念,并分析了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2、,然后介绍了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在其基础上介绍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趋势。 【重点内容】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源学相关概念;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 【难点内容】土地资源的研究方法;土地资源的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掌握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源学相关概念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4,第一章 绪论,从科学发展史看,新学科的产生一般由两种方式: 一是从老学科母体中分化派生而出,这是科学大分化阶段的主要方式; 二是间接从许多新老相关学科中综合而成,这是学科大综合时代的主要方式。,5,第一章 绪论,现在科学发展已

3、进入大综合为主的时代,由数门相关学科甚至跨越自然、人文、技术科学而广泛交叉形成的众多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老学科的最大特点是,都以某一核心理论或学科为基础和主体而外引内联自成体系,通常具有现代综合性大学科的结构体系与科学功能。,6,第一章 绪论,土地资源学正是这样一个新兴学科。 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巨大动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共同挑战。 各国开始普遍重视土地问题,这种社会需求为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地理学、土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的众多学者开始用综合的观念来研究土地资源,便逐步形成了当今土地资源学的知识

4、体系。 在现代科学大观园里,土地资源学还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而尚未成熟的新兴学科,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7,第一章 绪论,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本专业的骨干课程。 学习土地资源学可以了解何为土地,何为资源,及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更好的解决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问题服务。,8,第一章 绪论,人类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产生了日渐严重的土地次生盐渍化、水土流失、沙化、贫瘠化、污染、速度过快的耕地非农化等一系列土地资源问题,而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的巨大压力有使得土地负荷累累。,9,第一章 绪论,在未来社会发

5、展中这一问题将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已成定局。与世界状况相比,我国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10,第一章 绪论,因此,学习土地资源学增强国土资源忧患意识,实现土地资源即公平又有效的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是每一个公民,更是每一位土地管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11,第一章 绪论,我们所用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王秋兵主编的: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第一章 绪论,本章是对土地资源学的全面简要概述,是学习土地资源学的基础。 研究和认识土地特性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土地资源特性也决定着土地资源学的性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6、3,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一、土地的概念及其辨识 土目前对于土地的科学定义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土地有多种不同的表述。,14,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概念,(一)土地的概念 1. 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 土地的科学定义是什么?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土地有多种不同的表述。,15,1. 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1)古代最简单、狭义的土地概念: 早在公元121年,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就将土地解释为:“土者,吐也,吐生万物。” 把“土”字分解为植物地上部分(茎、叶)、表土层、植物地下部分(根)和底土层四个层次。 在管子校正(管仲著)卷中将土地定义为:“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

7、根菀也。” 可见,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土地称作地面,这是最简单、狭义的土地概念。,16,1. 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2)农业生产观点: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基地、劳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土地以自身理化性质参与农作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产品。,17,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3)工程建设观点: 从工程建设角度看,土地可以理解为建筑工程的场所、承重受压的基础、堤坝等工程的材料或物料,工程技术人员认识和区别土地的主要依据是它的组成性质,特别是它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18,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4)地学观点: 早期的地学观点,

8、将地球陆地部分、有泥土和砂石组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地面;水面(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池沼等)、地上空气以及附属于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和能力,均不列入土地范畴之列;近代地学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土地的认识。,19,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4)地学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数地学研究者认为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如皮克曼(Brinkman)和奥尔森(Olson)于1973年将土地的概念表述为:土地是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的结果,它的性质对土地当前及未来的利用有着重大影响。,20,1.土地的概念的

9、各种观点,(5)生态学观点: 从生态系统观点看,土地是一个有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土地是整个地球更大系统的自然环境要素,土地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及物质交换转移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储存库和供应站。,21,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6)经济学观点: 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421924)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 经济学家伊利(RTEly,18541943)认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是未经人的协助而

10、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22,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7)法学观点: 按照土地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内容,土地是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某种综合体。 它包括土地占有、使用、受益、处分等经济关系,也包括一系列在土地调查、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建设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当土地体现某种关系时,土地是一种不动产,可作为长期信用的担保品或抵押品;谁占用土地,即谁具有对它的权利,就等于具有物质财富,所有者就可以凭借其对土地的所有权获得利益。,23,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8)系统论观点: 土地概念的主要论点认为土地是一个由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水域、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旅游和特种用地等子

11、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土地子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照、土壤、空气、温度等)共同组成的,借助于能量与物质流动转换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24,1.土地的概念的各种观点,(9)景观学观点: 土地即景观(1andscape)。牛津英语词典(1933年)对景观的几种解释,包括一幅表示内陆自然景色(如草原、林地、山地等)的画面;某一地区的地形组合;在视角线内yi片土地或广阔的自然景色。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是是地面上生态系统的镶嵌,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中是一个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 因此,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又被称之为地生态学(Geoecology),

12、其研究重点就是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土地生物关系。,25,2.土地概念的典型概念,(1)瓦格宁根会议定义: 1972年在荷兰的瓦格宁根(Wageningen)召开的农村土地评价的专门会议上,与会学者达到共识,提出: “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或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26,2.土地概念的典型概念,(2)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关于土地的概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76年提出的土地评价纲要中也接受了上述概念的基本论点,指出: 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

13、所有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以及人类过去、现在的活动结果。 “土地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所有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以及人类过去、现在的活动成果。”目前,这一论点已为西方学者所广泛接受。,27,2.土地概念的典型概念,(3)中国地学界: 石玉林曾在“关于编制中国l:100万土地资源图分类系统的说明”一文中认为:“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28,2.土地概念的典型概念,(3)中国地学界: 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它可分为三层: 表层、内层、底层(或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

14、。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响它的地表水(如泛滥地)、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 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垂直范围取决于土地利用的空间范围。,29,3.土地概念的典型概念,(4)土地(朱德举,2001)地球上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30,4.结论,总之,地学、生态学和系统论观点的土地概念均认为,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一个立体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地的任何利用活动,都受土地生态系统某些构成要素的制约,并对土地的演变产生影响。,

15、31,4.结论,因此,研究土地不能孤立地把它看成是地球陆地上的空间表面,而且应从发展的角度、系统的观点将土地看做包括人类影响在内的一定生态系统长期演变的结果。,32,4.结论,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一经济综合体,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涵义:,33,(1)土地是综合体 土地在其长期形成、演变过程中,各种要素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地影响着土地的综合特征。在土地这个综合体中,土地各组成要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土地的性质和用途

16、取决于全部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4.结论,34,(2)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改变土地组成要素(如土壤、植物、水文等)的性质,从而影响土地的功能和用途。因此说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活动成果及其经济社会关系,这是土地不同于其它自然体的重要方面。,4.结论,35,(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二者有明显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陆地是突出于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将土地限定在陆地范围,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和劳动习惯。,4.结论,36,(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由于土地组成要素是在地球表面一定地域范围的立体空间中分布的,因此,土地意味着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按这一剖面的密度差异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层:,4.结论,37,(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以地球风化壳和地下水为主的地下层; 以生物圈和地貌为主的地表层; 以近地面气候为主的地上层。 那些与土地属性无直接联系的地上层(如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