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1071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2铁肩担道义课件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铁肩担道义,文本 指引,1字音 滞留(zh) 俨然(yn) 谒见(y) 罪戾(l) 舆论(y) 接洽(qi) 通牒(di) 倒戈() 通缉(j) 宽赦(sh) 惩办(chn) 束发(sh) 冒天下之大不韪(wi),文本 指引,文本 指引,文本 指引,3解释词义 (1)俨然:十分像;整齐;非常庄严。 (2)标榜:吹嘘、夸耀。 (3)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4)通牒:一国就某一争端通知另一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5)惩办:惩罚、处分。 (6)宽赦:宽大赦免,宽恕。,文本 指引,(7)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 (8)从容就义:非常镇静、毫无畏惧地为正义而死。 (9)冒天

2、下之大不韪: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10)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11)气贯长虹: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贯,贯穿。,探索与 点拨,探索与 点拨,2句段剖析 (1)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探索与 点拨,剖析: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是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

3、、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地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探索与 点拨,(2)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无须隐藏,无须曲饰。 剖析:这是作者评论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探索与 点拨,(3)“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

4、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至“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剖析:生与死同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悲哀、可恐怖的。这里强调死并不可怕,它同生同等重要。人不应该乐生怕死,应“勇敢地面对人生”,“勇敢地面对死亡”,这样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探索与 点拨,(4)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剖析:读着

5、这些文字,耳边仿佛响起铁链撞击的声音,同时又被另外一种雄壮的声音所淹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毅然作出了这样的抉择:爱护爱国青年,把责任全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表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懈追求。,探索与 点拨,3写法赏析 (1)叙议结合的手法。 本文写李大钊的行为表现,运用了记叙、议论等手法,主要对李大钊的思想作了评论,这些评论揭示了李大钊精神品格的根源、从容就义的原因、行为的本质及意义,同时高度评价李大钊的影响。,探索与 点拨,(2)恰当的引用。 文章大量引用了相关史实,如如何处理李大钊,各方反应不同,作者均转引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6、力;再如为了表现李大钊的生死观、对待党和同志等方面的品质,引用了李大钊的言论,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真实性。,探索与 点拨,4拓展探究 (1)如何看待李大钊的革命行为? 提示:李大钊的革命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风范。他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游行示威,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采用灵活的方式保存了革命力量,在白色恐怖中置个人生命于不顾,坚守革命岗位;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他英勇斗争、毫不畏惧、坚贞不屈,严守中国共产党的机密,忠诚于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探索与 点拨,(2)如何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提示:长句是指字数比较多,结构成分比较复杂的句子。它

7、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能使句子表达严密、精确、细腻,语意贯通。 本文开头第一个句子就是一个长句,要理解此句含意,需从以下几点入手:,探索与 点拨,首先,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干,找出陈述对象。它有两个主语,分别是: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和美、英、日等8个辛丑条约关系国公使。然后再分别找出各自发出的动作,前者为组织请愿、国民大会、示威游行运动,后者为提出最后通牒。至此整个句意较为明确了,再按时间先后顺序,先有公使行为后有北京分会、市党部的行为。,探索与 点拨,5主旨感悟 文章通过叙述李大钊人生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地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临危不惧,坚守岗位;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在监狱中、法庭上和绞刑架上,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为党献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