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996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普通班)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

2、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时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

3、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

4、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把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1. 下面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5、 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B. 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C. 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D. 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2. 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A. 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B. 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C. 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D. 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3. 下面的说法符合原

6、文意思的一项是A. “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B. 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C. 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D. 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答案】1. D 2. C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D选项中“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的是魏晋士人的气魄和感染力,而非魏晋风度。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语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

7、说明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题详解】试题分析:选项是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而非形成原因。对于说明文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语句,并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否则就可能改变原意,造成曲解。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3题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中“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不是由“人的觉醒”促进的,而是“人的觉醒”的表现;B选项属于强加因果,从第2段可知,魏晋文人名士内心大都崇尚老庄之学。D选项原文为“追求精神解放”,而非“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选项涉

8、及到的段落,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当然,运用排除法选择或验证也是必要的。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学类),回答各题。小米徐慧芬小米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从小就长得很丑,丑得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一张大嘴,嘴皮翻起,眼皮上有块跌伤后留下的疤,疤没长好,使眼皮有点吊起来,让人觉得两只眼睛大小很不一样。小米三年级转到我们班,来后不多久,大家就发现,这样一个难看的女孩还喜欢说谎。她偷了家里藏着的糖果,带到学校分给同学吃,说是她妈妈专门买给她吃的,买了好多好多。可是,那天,她摇摇晃晃拎着一只大马桶走着,她

9、妈妈迎面上来,伸手就是两记耳光,原因就是她偷了糖果还不承认。有一个同学看到了,全班也就知道了。大家都说小米骗了人,以后不吃她的糖果了。过了一个学期,班里来了两位实习老师,班主任让大家穿得干净点,迎接新老师。小米从书包里掏出一块漂亮的丝巾围在脖子上,很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是她的小阿姨送她的生日礼物。后来她的小阿姨当着同学的面骂小米是贱骨头,偷了她的新丝巾。从那以后,没有一个同学相信她的话了。但是,她仍旧不断地说谎,又一次一次地被别人戳穿。说谎是不老实的行为,当然不够资格当少先队员。所以到了五年级,小米还是入不了队。后来她又做出了一件更严重的不老实的事情。那次我们中队去少年宫搞活动,当然,不是少先队

10、员,不戴红领巾,少年宫门口是不让进去的。这次,辅导员对小米说:“你也去吧,你候在门口,等我到了,带你进去。”可是等我们进了少年宫,发现她早已进来了。辅导员问她:“你怎么进来的?”她说是看门的老伯伯主动放她进去的。后来别班有个同学告诉辅导员说,他看见小米慌慌张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红领巾往脖子上一系,进门后又赶紧扯了下来藏在口袋里。辅导员问小米,是不是这样?小米说是别人瞎说。有个同学就一伸手从她口袋里扯出了红领巾。这样,大家便很气愤,气愤她竟敢冒充少先队员。之后大家经常骂她:不要脸!骗子!冒充少先队员!过了几年,碰到上山下乡,小米和她的弟弟为了实现“一片红”,就一起回到他们老家乡下插队落户干革命了

11、。又过了几年,她妈妈退休了,有政策可以让子女顶替,小米的弟弟就上来顶替她的妈妈进了工厂。小米就在老家生了根,嫁给了当地一个驼了背的村办厂厂长。小米的乡亲告诉过小米的娘家人,那个驼背脾气很坏,喝醉了酒,常常骂小米是丑八怪。驼背还嫌小米乱花钱,把钱统统藏了起来。小米买布做一条短裤的钱也要向他讨。可是小米回娘家时,还是骗大家,说她的男人待她很好,很看得起她。她男人偶尔发发小脾气,她只要眼睛一瞪,男人就乖得一声不响了。她说她很有威信,两个孩子也听她的话。又过了几年,又有政策,知青的孩子可以报一个户口回来。男人说:“两个丫头,弄一个回上海吧。”她就到娘家来和父母兄弟姐妹商量。大家说:“哪来的地方住?难办

12、得很哪!”她回到乡下,又骗男人说,家里的兄弟姐妹抢着要她的孩子住他们家,可是她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让孩子离开爹娘。男人知道她说谎话,骂了她几声十三点只好罢了。前年,她的老娘风瘫了,家里写信叫她回来一次。兄弟姐妹说:“我们都要上班的,工作跑不开的,要么你来陪陪老娘,要么大家出点钱,请个人帮忙。”小米当即就摸出一千块钱,说是她男人叫她带上的。回到乡下,她男人一把揪住她的头发,问她家里的一千块钱哪儿去了,小米说:“我怎么知道?”男人要往死里打她,小米只好说拿了这钱是想到上海为男人买一套样子好点的西装,结果钱丢了。男人哪里信她。男人说他总要到上海去问个究竟。吓得小米赶紧跑到邮局打电话给娘家:“不要说我给

13、了你们一千块钱。”这一次她自己戳穿了自己的谎话,气得她娘家人骂道:这辈子就没一句真话!看来,小米娘家人的话是对的。到死,小米仍在说着谎话。去年,我在火车站不期碰到小米,见她如此瘦削,不免诧异,她却告诉我无甚大病。其实,她是来上海查病的。查出来得了肝癌,已是晚期。她是知道的。但她对家里人说她只是生了一个不要紧的囊肿。所以直到她死后,家里人才知道小米又一次骗了大家。现在小米已经去世了。如果她的灵魂能升入天堂,我相信她在那儿大约是不会说谎的。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米内心很要强,为了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她偷了家里藏着的糖果,带到学校分给同学

14、吃;为了和同学们一样参加少年宫的活动,她冒充少先队员。B. 小米不讨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爱说谎,表面上看她品质不好,实际是她珍惜个人形象的体现。C. 小米骗家人说钱是丈夫叫她带上的 ,是因为想在娘家人面前显示自己嫁得好,丈夫通情达理对自己也很疼爱。D. 小说叙写了小米一系列说谎的故事,但是并不给人以重复烦琐之感,因为每个故事中小米面对的人物都不同是最主要原因。5. 小米为什么总要说谎?造成小米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如果她的灵魂能升入天堂,我相信她在那儿大约是不会说谎的”,这句话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4. D 5. 小米长得丑,所以从一出生就开始得到大家的

15、厌弃,她说谎是为了博得别人的喜欢和尊重,可是却一次次被戳穿招致更多的讨厌,如此恶性循环。送钱给娘家、隐瞒自己的病情等谎言是因为小米善良、重视亲情、坚强。人们只看到了小米说谎,却看不到她对爱与尊严的渴望,更不曾反省自身的冷酷无情,冷漠的社会环境是造成小米悲剧的根本原因。 6. 这句话强调的是“我相信小米在天堂是不会说谎的”,言外之意是人世间的环境迫使小米说谎,正因为在所处环境中缺乏爱,只有冷漠、歧视和侮辱,小米才想靠说谎给自己挣来一丝尊严,可她连表面的尊严也没能得到。小说以此针砭了人情的冷漠,表达了对小米被歧视、被侮辱、被伤害的处境的同情。 表达了对爱心和尊重的呼唤。【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

16、: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D项,“每个故事中小米面对的人物都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错误,重要原因是事件、场景、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故本题选D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小米为什么总要说谎?造成小米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小米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从小就长得很丑,丑得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小米三年级转到我们班,来后不多久,大家就发现,这样一个难看的女孩还喜欢说谎。” 偷糖果,偷小阿姨的丝巾,偷系红领巾混进少年宫,撒谎说丈夫对她好,孩子也听话,偷拿家里钱给她妈妈治病,隐瞒自己的病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