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0883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2)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 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十 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最新考纲 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 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1分析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市场等区位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_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2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

2、1)调整_和农村_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_进程 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_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农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化,基础设施,(4)加快_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

3、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农业技术,3分析商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4分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及其优点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_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得_。,充分利用,最大效益,(1)便于集中布局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生产潜力。 (2)便于集中使用机械和技术装备,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3)便于扩大农产品商品性生产,保证对农产品的供给,并提高经济收入。,

4、5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判定技巧 根据_,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下图所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方 向:一要根据区域内的条件因地制宜地_;二要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区域特征,发展优势产业,(2014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5、,AC,CD,审题专练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从题干中“我国某绿洲”,说明该地主要面临_短缺问题。,水资源,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农业技术,生物技术,高,城镇,灌溉农田,视角 区域农业发展 (2014高考全国卷,T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 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 “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 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 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

6、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解析:(1)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2)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3)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4)绿色代

7、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

8、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命题方向 高考中该部分知识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经常出现。高考试题常以图文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一般试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押题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1)(2)题。,(1)制约该区域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 A甲地,洪涝易发 B乙地,环境污染 C丙地,土地荒漠化 D丁地,湿地萎缩 (2)图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B位于中温带

9、,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平原辽阔,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 D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D,C,解析:(1)甲地位于内蒙古草原,主要问题应是过度放牧带来的草场退化;乙、丁两地主要问题是湿地退化,丙地主要生态问题是森林破坏引发的生物多样性减少。选D。(2)乙位于 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 足。选C。,押题2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香 料,下图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红花生产国。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两面临海,降水丰富 B地表崎岖,高原面积广大 C河流众多,水能丰富 D农业发达

10、,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2)根据图中藏红花的分布区域推测,该种植物 ( ) 是喜温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 喜冷凉,较耐寒 对水分要求高,对日照要求不高 是喜光植物,要求日照充足 A B C D,B,D,解析:(1)根据图中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伊朗。该国虽然南北两面临海,但因南北两侧均为山地,海洋水汽很难深入,降水较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水能较贫乏;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并不是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从图中可知,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且等高线较密,地表崎岖。(2)由图可知,藏红花主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的高原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说明藏红花是一种喜冷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该区域降水较少,说明藏红花对水分要

11、求不高,但对光照要求高。,1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成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区域发展条件,一般需要_、_ (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_(人口和城 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 策、地区的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方面考虑,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条件,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如珠三角地区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考点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背靠祖国内陆,面向南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充足,人口稠密,城市密集,靠近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捷,技术先进,

12、便于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覆盖珠江流域,可以延伸到西南地区,利于招商引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历史经济基础好,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198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易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对外联系方便,信息来源广,速度快,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_,它们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来看,_,_。如果工业化超前或滞后于城市化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从而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

13、化,3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 工业化的推进往往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其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两个阶段。 (1)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此时的主导产业主要_。 (2)产业升级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增长空间不大,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以及区域分工和合作。_。,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此时的主导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4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靠近大城市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边境贸易发展城市化,5.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

14、问题及解决措施 (1)产业升级困难(可能的因素:政策优势不明显、技术水平以及人才限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腹地小等因素)调整_,加强_,加强_,吸引人才。 (2)环境污染严重,“三废”问题突出治理环境问题,同时加强规划与管理。 (3)城市群产业趋同,城市重复建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问题突出区域内进行合理的_,进行_与管理。,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分工合作,合理的城市规划,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1)(3)题。,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 1

15、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