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0880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2)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 工业集聚与分散、产业转移,专题七 工业布局与产业转移,最新考纲 1.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 工业集聚与分散,1工业集聚与工业联系,2工业分散,3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4典型工业地域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廉价劳动力,银行信贷体系,开放,支持,交通方便,分散,第三产业,新兴,多元化,(2014高考山东卷改编)阅读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

2、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下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1)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商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其主要目的是 ( ) 利用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 占领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利用中国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利用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 A B C D,B,(2)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是( ) 有利于分工协作 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就业机会 加剧环境污染 A B C D,A,审题专练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第

3、(1)题中的核心词语有:“汽车制造商”“来中国_建厂”“主要目的”等。 第(2)题中的核心词语有:“_”“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_”等。,投资,整零协作,积极作用,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零部件,分工,协作,视角1 工业分散生产的原因 1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 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 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

4、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B,(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解析:(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减少关税,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2)该公司一般零部件厂在中国,但其核心零部件厂仍然在日本,其生产会受到地震的影响,从而使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注意“受其影响”中的“其”代表日本灾区的“工厂”。,C,视角2 工业集聚的优势分析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

5、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解析:相关企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 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共享基础设施,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答案: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命题方向 本考点在高考中常以汽车工业等热点产业为题材,以综合性读图题为主要考查方式,侧重考查工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工业地域变化的特点以及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优缺点。试题综合性较强

6、,难度较大。 押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生产量与销售量都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也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 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材料二 下图为2006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趋势图。,(1)在六大汽车产业群中,东北汽车产业群竞争优势较大,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优势。 (2)分析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 (3)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解析:(1)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其区位优势应围绕原料投入、生产活动、产品产出和配套工业等角

7、度去分 析。(2)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可从我国的人口、家 庭收入和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3)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好 处,应围绕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链的长短、经济效益的大小等角度去概括。,答案:(1)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原料、燃料丰富;汽车配套工业体系完善。 (2)我国人口众多,而人均汽车拥有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收入提高,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以汽车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考点二 产业转移,2分析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 (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8、,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_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_,再次是利用其_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_优势、_优势以及避开_ 壁垒等因素。,劳动力,市场,地价,技术,信息,关税,3分析工业转移方向的规律 (1)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_,_转移。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耗能的下降,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钢铁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表

9、现出从能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2)劳动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_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 (3)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劳动力,4分析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1)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_。 (2)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_。,资金和技术,劳动力和原料,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T13,12分)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1)M公司的电子产

10、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 中国(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A,B,(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C,审题专练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由题干“零部件依靠进口,产

11、品全部销往美国”获取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_的信息。 (2)由题干“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获取我国目前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从事_环节,产品附加值_的信息,中国有丰富廉价的_资源的信息。,低,生产,低,劳动力,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大,最低,降低,解题秘笈 (1)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移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要注意抓住两类地区,一是发达国家转出区和发展中国家承接区,二是经济发达的转出区和经济落后的承接区。 明确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产业类型多以劳动密集型产 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12、经济发达国家转出的产业还有相当部分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明确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转出区是追求最佳区位,获取最大利润;承接区一般是将区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等转化为经济优势。 (2)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 一是要从产业转出区和产业承接区两个角度回答,二是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表述的规范 性,抓住核心。,视角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15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河北省部分钢铁厂分布现状图,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结合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这

13、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解析:临海的钢铁工业布局有利于钢铁产业的升级换代,也有利于集中控制污染源,减轻环境问题。 答案: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命题方向 本考点在高考中通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通过图文材料,综合考查工业区位、工业集聚与分散等,试题难度较小。2016年高考命题的落脚点可能是探讨产业转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押题1 下图示意相邻国家的基本情况,读图回答(1)(3) 题。 (1)甲、乙国家最有可能是( ) A印度、巴

14、基斯坦 B法国、德国 C印度尼西亚、日本 D墨西哥、美国,D,(2)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 是( ) 资金 技术 劳动力 原料 A B C D (3)关于两国家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国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乙国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甲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乙国向甲国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国的产业结构优化 乙国向甲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甲国城市化 A B C D,D,D,解析:(1)据图可以判断,甲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可能为发展中国家;乙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发达国家。甲、乙两国是相邻国家。选D。(2)发达国家向发展中

15、国家输出资金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力和原料。选D。(3)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成本高,可考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化。选D。,押题2 读下图,完成(1)(3)题。,(1)甲城市承接内地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资金、技术 B原料、劳动力 C动力、土地 D市场、设备 (2)某大型纺织集团正在甲城市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 厂织布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且基础设施完善 B光热、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农场的生产规模 C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提高纺织工业的附加值 D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B,C,(3)工业转移的实施对新疆的影响包括(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城市化进程 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A B C D 解析:(1)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