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870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二轮复习臻品资源-历史】 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考向预测本专题考试大纲: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为民主政治的建立,伯利克里“黄金时代”(2)罗马法,其主要内容为习惯法,成文法,法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古代雅典的民主与罗马的法律考查较多,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查相对较少。多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相对比较小,内容上相对集中在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的特点及影响。复习备考时重点掌握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实质及其历史影响。罗马法为罗马文明的内核,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复习备考时,一方面要注意罗马法本身

2、的形成过程、基本原则及其对罗马统治和后世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分析罗马法的法律理念及其法治原则对近代东西方立法和司法的深远影响。人文精神的内涵是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和决定作用,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中国的孔子类似,对东西方哲学思想和地位的分析、比较其异同点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是高考的重点。知识与技巧的梳理【知识框架】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主线一 古希腊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原始直接民主、有限民主、泛滥民主。主线二 古罗马法律: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发展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影响因素:平民斗争、疆域扩张。主线三 人文精神:欧洲人的思想先后经历了从神灵到自然再到人类的过程;“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重要,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考点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1地理: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2经济:工商业、海外贸易相对发达。3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二、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民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行使部落民主,确立起民主政治。3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改革: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三、主要内容机

4、构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四、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直接民主。五、评价1意义: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2局限: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考点二 古代罗马的法律一、发展历程1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2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1)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4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

5、完成。二、基本内容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历史作用1维系了罗马的统治。(1)稳定了社会秩序。(2)巩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2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1)法治思想。(2)法律形式和内容。(3)法律制度。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考点三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一、产生的背景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2政治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4社会环境上: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古希

6、腊思想家追求平等、诚实、不断探究的品质。二、智者学派1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2作用(1)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伦理道德。三、苏格拉底1观点(1)强调知识的作用,把知识与道德合二为一,提出“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2)主张“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3)尊重理性,追求思想自由。2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五、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

7、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限时训练(45分钟)经典常规题1那些被放逐的政治家,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者,相反倒是为了争取返回,积极为雅典国家服务。这表明雅典的陶片放逐法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C缓和了雅典的社会矛盾D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2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剪枝工人在扔下树枝时,或一个脚手架工人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B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C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的原则D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3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

8、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A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B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C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D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4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D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5“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

9、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这是由于古希腊: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高频易错题 6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A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B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C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D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7在雅典民主时代,在位官员经手的账目须接受由公民抽签产生的10位会计的核查;离任官员向陪审

10、法庭提交账目后3日内,由各地域部落抽签产生的10位审计员负责受理公民对离任官员的任何公私指控。这表明雅典A监察体制高效完备B部落之间相互制衡C人民主权的广泛性D注重公民主权地位8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B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D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9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B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

11、C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D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10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精准预测题11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C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D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12西汉成帝时的东

12、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为1:633,而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官员占公民人数仅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罗马A法制完备,规范人们的行为B城邦自治,人们独立性较强C军力强大,保障社会安稳D疆域狭小,政府事务较少13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A公法与私法分立B过分强调形式主义C存在结构性缺陷D违背人道主义精神14苏格拉底审判情况统计,下表反映出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怠慢和蛊惑青年6000人50

13、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真正广泛性B程序合理不能确保判决的公正性C公民的政治素养决定民主效果D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15古代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地母节中妇女模仿召开了一次公民大会,她们完全熟悉公民大会的仪式和政治提案,也熟悉演说者的修辞技巧。这反映了当时A妇女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B公民大会常在节日召开C文艺家对民主政体的不满D政治现实影响文学创作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

14、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经典常规题1【解题思路】根据“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