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856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所示的圈层、分别

2、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B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任何内部圈层没有什么关系3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下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4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5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a b Ba c Ca d Db d读北印度洋某季节洋流

3、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图示季节的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A3月 B7月 C11月 D1月7风海流南赤道暖流向西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2016年7月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500米射电望远镜。大窝凼年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及溶洞,图为大窝凼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向斜成谷 C流水侵蚀 D物理风化9M处的岩石(靠近侵入岩)最可能是( )A石英岩(变质岩) B流纹岩 C板岩 D砂岩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河流流

4、量随月份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10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雨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11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的原因是( )A大气降水少 B地表蒸发强 C冬季气温低 D流域支流少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2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B风带名称为 。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常年受C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4)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南亚地区的风向为 。(5)图b中西南季风的成因 。(6)每年2

5、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1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甲处的地形是_,乙处的地形是_。(2)图中、构成一个完整的_循环,写出序号、的水循环环节名称,_。(3)丁处地貌是_,(填三角洲或冲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三、填空题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A是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名称是_。(2)图中B洋流流向为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3)甲渔场的名称是_,它形成的原因是_;乙渔场的名称是_,它形成的原因是_。(4)科学家监测到丙地有核污染物,据推测该污染物来自于日

6、本2011年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导致丙地核污染的洋流名称是_,这说明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_。2018-2019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地理答案1D 2D 【解析】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因此、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D正确。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因此 地球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7、,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了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就不难作答。另外还需注意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包括地表上下2534千米内的区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3C【解析】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海洋比热容大,升降温幅度比陆地小一些,排除AD。阴天相比晴天而言,白天多云,气温较低,晚上多云,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较高,故多云的海洋温差最小,据此分析选C。【点睛】海洋和陆地的热容量不同

8、,海洋比热容大,升降温幅度比陆地小一些,多云的海洋温差最小。4B 5D 【解析】4读图,根据锋面移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图示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前进形成,冷锋是冷气团推动形成。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a c,B对。b d是冷气团控制,A、C、D错。5暖锋降雨在锋前,冷锋降雨在锋后,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b d,D对。a 位于暖锋锋后,c位于冷锋锋前,不在雨区,A、B、C错。【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6B 7C 【解析】6图示洋流分布于北印度洋地区,北印度洋形成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洋流,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故选B。7夏季受南亚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北

9、印度洋的季风洋流。故选C。8C 9A 【解析】8图示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属于湿润地区,地表岩层是石灰岩,有溶洞形成,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大窝凼地貌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C对。风力侵蚀主要在干旱区,A错。向斜成谷是岩层没有缺失的顺地形,B错。物理风化有碎屑物堆积,不能形成溶洞,D错。9M处的岩石位于砂岩与侵入岩之间,砂岩与炽热岩浆接触,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是石英岩,A对。流纹岩是喷出岩,B错。板岩是由页岩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C错。D错。10B 11C 【解析】10该河流冬春季节断流,因此为西北地区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来自于冰雪融水。11由于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冰雪融水,

10、冬春季节,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 导致该河流12月出现断流。12(1)赤道低气压带;全年高温多雨(2)东北信风带;东北 (3)甲;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4)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5)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寒冷干燥【解析】(1)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多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终年高温多雨。(2)B风带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地区,其名称为东北信风带。(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也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南移至赤道以南地区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洲大陆为高压,东亚盛行偏北风,亚

11、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甲图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北,南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北。(4)图b中,亚洲大陆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季风。(5)每年2月下旬,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受其影响,风从大陆内部以偏北风的形式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的天气特点表现为寒冷干燥。13(1)山岭;谷地 (2)海陆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3)冲积扇;流水沉积(堆积)【解析】(1)图中甲处的地形是山岭 、乙处的地形是山谷。(2)图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序号、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水汽

12、输送,是降水,地表径流。(3)丁处地貌是山麓冲积扇,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点睛】山麓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处,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14(1)东南信风;南赤道暖流(2)自南向北;降温减湿(3)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4)北太平洋暖流;扩大污染范围【解析】(1)根据纬度,A是东南信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名称是南赤道暖流。(2)图中B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3)图示位于太平洋,甲渔场的名称是北海道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寒暖流交汇;乙渔场的名称是秘鲁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上升流,是单一寒流影响形成。(4)科学家监测到丙地有核污染物,据推测该污染物来自于日本2011年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导致丙地核污染的洋流名称是北太平洋暖流,这说明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扩大污染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