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856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改变

2、越快,所以合外力越大物体惯性越小B一辆正在不断漏油的油罐车,其惯性将越来越小C投篮球时,人先给球一个作用力,球后给人一个反作用力D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赢的原因是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2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甲车初速度为12m/s,刹车距离24m。乙车刹车距离36m。则乙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2 m/s2 B3 m/s2 C4.5 m/s2 D6 m/s23如图所示,小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小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对斜面的摩擦力为f。若增大斜面的倾角,小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 ) AN增大,f增大BN增大,f减小CN减小,f 增大DN减小,f减小4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右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着细绳,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2m的物体相连,如图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7、53,开始时m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撤去外力的瞬间,m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sin37=0.6,cos37=0.8) A0.4g,向右 B0.4g,向左 C0.2g,向右 D0.2g,向左5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m1g Blm2g

4、 Cl (m1m2)g Dlg6一位在地面上最多可以举起1500N重物的人,在某竖直运动的电梯中最多可以举起2000N的重物。g=10m/s2。该电梯的运动可能是( )A以3.3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3.3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C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2.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7如图所示,轻杆AB的B端用铰链接在竖直墙上。A端与细绳AC、AD拴接。细绳AC的C端挂一重物P,细绳AD在拉力作用下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开始时轻杆AB与细绳AD垂直。现保持轻杆AB的位置不变,将细绳AD绕A点沿逆时针方向转过一定的角度到AD处(在竖直方向与AB之间)。在这一过程

5、中,细绳AD受到的拉力F1、轻杆AB对A点的作用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先减小后增大CF1先增大后减小、F2减小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弹簧水平连接一斜面体,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一玩具遥控小车放在斜面上,小车在遥控下运动,稳定时发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一定匀速运动B小车一定匀加速向下运动C斜面体对小车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定小于斜面体和小车的总重力二、多选题9A、B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运动,从某时刻开始,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假设t=8s时两车恰好相遇。则在0

6、8s内( )AA车加速度大小小于B车加速度大小Bt=6s时两车相距最远Ct=0时B车在A车前方33m处D这段时间内A、B两车可能相遇两次10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正下方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一直保持竖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小球受到的弹力一直在增大C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小球在最低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11我国载人飞船已多次成功发射和回收。假设载人舱在竖直降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为比例系数。若载人舱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是k

7、g/mB载人舱降落过程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C降落距离足够大时,载人舱最终的速度大小为D载人舱的速度大小为时,加速度大小为12如图甲所示,A、B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0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间的静摩擦力为零Bt0时刻,A、B的速度最大C2t0时刻,A、B的加速度最小D2t0时刻,A、B离出发点最远,速度为零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单选)_。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

8、稍长一些B拉橡皮条的两根细绳要等长 C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D实验过程最好用手将橡皮条的结点按在纸上(2)实验时,若用F1、F2表示两个分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来的合力,用F表示根据“等效性”由实验得到的合力,则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位同学实验结果中,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他保持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m一定来做实验,在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m的条件下,(1)在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取五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

9、、2、3、4。量得S15.25cm,S26.10cm,S36.95cm,S47.85cm,则打点“3”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和用逐差法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以下是其部分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多选)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释放小车时,小车的位置应靠近打点计时器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D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直接用公式a求出(3)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多组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加速度的倒数与小车质量M关系的M图象如图所示。图象的延长线没有过原点的原因是_。四、解

10、答题15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h=4.05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入水后经过t=2s速度减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他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浮力和水的阻力恒定不变。g=10m/s2。求:(1)运动员入水瞬间速度v的大小;(2)运动员在水中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3)运动员所受水的浮力和水的阻力的合力是其重力的几倍。1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杆MN中套有一个滑块A,A通过细绳连接小球B。现用一水平恒力拉小球B,当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37时,A、B恰好能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2m,小球B的质量为m。sin37=0.6,cos37=0.8。求:(1)水平拉力F的大小

11、;(2)滑块A与水平杆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当水平拉力增大为F,A、B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时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2=45,则F大小为多少?17传送带两端AB距离L=31m,以v=5m/s速度匀速运行,现将质量m=0.2kg相同工件以v0=1m/s速度沿水平方向一个接一个投放到传送带的A端,工件初速度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投放工件的时间间隔恒定。若一个工件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时间为t=7s。g=10m/s2。求:(1)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原来每一时刻在传送带上总能看到14个工件,现当一个工件刚投射到A端的瞬间,传送带以a=1 m/s2的加速度开始加速。与不运送任何工件时

12、相比,上述传送带刚开始加速的短时间内,电动机要给传送带增加多大的动力。(不计传送带自身加速所需的外力)2018-2019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B【解析】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无关,选项A错误;一辆正在不断漏油的油罐车,其质量逐渐减小,则惯性将越来越小,选项B正确;投篮球时,人给球作用力与球给人反作用力是同时进行的,选项C错误;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对乙队的拉力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关系,选项D错误;故选B.2C【解析】甲、乙两车同时刹车、同时停下,则运动的时间相等,设为t,则对甲车,解得t=4s

13、;对乙车由逆过程可知:,解得,故选C.3C【解析】设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和平行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由平衡知识可知:N=mgcos;f=mgsin,由题意可知逐渐变大,故N逐渐减小,f逐渐变大。故选C。【点睛】本类题目的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进行正交分解,写出所求力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可以根据角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力的变化情况4A【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下图:把F1和F2分别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沿水平方向:F1cos37=F2cos53;沿竖直方向:F1sin37+F2sin53=Mg;联立得:OA绳的

14、拉力 F10.6Mg1.2mg。OB绳的拉力 F20.8Mg1.6mg.在撤去外力的瞬间,m的加速度大小满足:,解得a=0.4g,方向向右;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了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平衡条件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等内容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对象选取,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B【解析】对木块2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弹簧的弹力F=m2g;又由胡克定律:F=kx;整理: ;所以弹簧的长度为:l+x=l+,故选B。6D【解析】由题意某时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2000N的物体,知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人最大的举力为1500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方向向下。则电梯可能以2.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也可能以2.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故选D。【点睛】本题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问题,关键抓住人的最大举力是一定的7B【解析】对结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细线AD从垂直于AB的位置逐渐转到竖直位置时,AD的拉力F1逐渐增大到G;AB轻杆的拉力逐渐减小到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