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819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吉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

2、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B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A孔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治国思想C孟子的义利主张D墨子的兼爱思想3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B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3、C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D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4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圈地运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5导致下表中中国关税税率出现变动的主要原因应是( )A通商口岸的开放B经济结构的变化C协定关税的施行D商品输出的泛滥6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经济基础和

4、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7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8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

5、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B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D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9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A卷帙浩繁规模巨大B立法随意主观性强C立法形式多元D阶段性强体系完善10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

6、命更是社会革命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11以下是苏联时期出现的一则小幽默,其内容意在讽喻,当时的苏联( )A言论自由基本缺失B特权之风普遍盛行C产业结构严重失衡D经济体制高度集权12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B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C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7、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欧战以前,“以主张仿效西洋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固守中国习惯者为旧”,之后一变而为“以主张创造未来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维持现代文明者为旧”。到1919年底,谈论、使用“新文化运动”一词才成为一种时髦。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恋爱自由”“劳工神圣”的口号,都开始普遍出现于社会。五四之后,中国逐渐进入了“主义时代”。1920年,毛泽东明确提出改造中国需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新文化运动究竟是一个西潮冲击下的反应,还是一个更多带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如果从戊戌维新起中国人就在寻求根本性的改变,则那一系列阶段性转变,应是对何为文化之

8、“根本”的认识在步步深入,最终形成一种整体文化的认知。据罗志田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等材料二 自从五四运动发生以来,一年一度的五四纪念就形成了。1930年代,国民党一方面认为五四运动是“本党数年来植于社会中革命思想所促成的救国救民的运动”;另一方面又认为五四运动使多数青年“不求实学,徒事奔走示威”,要求学生“专心求学,努力教育建设”。而共产党人以继承五四传统、五四精神为己任,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辟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新方向”。与此同时,胡适一再将“五四运动”阐释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他的阐释影响了其他自由主义者和后来的研究

9、者,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不同的话语系统。据杨琥历史记忆与历史解释:民国时期名人谈五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新进展,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关于“五四运动”的不同观点,并分别指出其立场。1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匠籍,是封建国家为手工业者所专立的户籍。早在元朝,统治者就把工匠编入“匠籍”,使他们沦为国家工奴,在官吏的监督下从事生产,子孙世承其业。这种奴役手工工匠的制度,明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工匠的徭役制度,愈来愈使工匠们不堪忍受,怠工、逃亡的现象急剧增长。嘉靖八年下令,按“匠籍”向匠户征收银两,谓之“班

10、匠银”,以此代替工匠轮班服役的制度。在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广大手工工匠,纷纷摆脱了匠籍的束缚。清初匠籍混乱不堪,清政府已无法按匠籍征收“班匠银”了。康熙三年,为了保住“班匠银”这笔收入,下令“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此后,各地陆续将“班匠银,摊入地亩中征收”。“匠籍”也就随之逐渐废除。随着“匠籍”的废除,官府手工业进一步削弱,民营手工业在整个手工业中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了。摘自清史简编(上编)(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班匠改制”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废除“匠籍”制度的积极意义。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

11、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

12、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019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史 答 案1A【解析】根据“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按照时令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时期,官方重视农业生产,故A正确;材料反映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无法体现自然科学的发展,材料也没有涉及争霸战争,排除B、C;材料反映官方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无法体现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2B【解析】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材料“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体现重视赏罚,是

13、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与荀子的王霸并用的治国思想一致,故B正确;孔子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孟子的义利主张与“庆赏罚刑”的主张不符,排除AC;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互相关爱,不涉及“庆赏罚刑”,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联系所学荀子的治国主张分析解答即可。3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

14、,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4B【解析】由材料“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可知清初圈地主要是圈占汉人土地,分给满人,汉人失去土地或沦为流民,或成为满洲的依附民,严重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故选B项;清初圈地主要是安抚满洲贵族,解决八旗士兵的军饷问题,安置其眷属,尽管也有民生方面的考虑,但主要目的是确保满洲贵族的特权,维护统治基础,故政治动机超过经济动因,A项错误;清初圈地既不是为了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也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故C、D项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清朝“圈地运动”的影响,由材料“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可知清初圈地主要是圈占汉人土地分给满族人,汉人土地的圈占破坏了汉族的农耕经济。5C【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843年前关税税率比较高,1843年新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而究其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即中英协定关税,造成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故C正确;通商口岸的开放与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中国关税税率的变动,无法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无法体现商品输出的泛滥,排除BD。6B【解析】辛亥革命后“剪辫”在当时是支持革命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