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0633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4 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1.维新派康梁维新思想,(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君主立宪制,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进化论,民权,君主立宪,天赋人权,启蒙,2.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同盟会,创立合众政府,三民主义,创立民国,1894,(5)实现:1912年1月1日, 成立。,革命暴力,共和国,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6)评价,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临时约法,3.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尊孔复古,民主共和,青年杂

2、志,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型,二、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1918年,李大钊发表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2)1919年,李大钊发表 ,系统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传播方式,三次论战: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 的讨论,1920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交锋,这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组织学会: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团体、学会,举行演讲,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由学术

3、思想向 指导思想的转变。 (2)途径:各地 进一步扩大宣传。,三、选修部分: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选修2) 1.维新思想,(1)康有为:托古改制 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精神,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社会改造,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 坚持渐进的改革,主张君主立宪。 (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强调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重视国民素质,提出“新民”思想,“新民”必须具备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四要素。 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2.孙中山的民权思想,(1)三民主义学说:民族、民权、民生

4、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 (2)“五权宪法”原则: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实行五权分立。 (3)孙中山的民权思想:包含着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丰富详实的内容,反专制、重民权、五权分立及互相制约、彼此监督的一系列设想,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主题一 康梁维新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解读史料,史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主总之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导读 史料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有开国会,定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和君主

5、立宪制度,说明康梁维新思想深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史料二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导读 史料反映康有为以孔子作为思想宣传的旗帜,借助孔子来宣扬变法思想,也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隐患。,运用史料,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提示:减少变法的阻力。,2.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特点?,提示:(1)学习西方的宪法政治,倡导三权分立;(2)借助孔子宣传维新思想,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史论总结,

6、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2)成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硬性地宣传资产阶级主张,否定封建伦理道德,阻力很大,而且必然会失败。 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幻想“中西结合”。,主题二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评价 解读史料,史料一 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本大总统程膺重任,

7、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1914年袁世凯祭孔令 导读 史料中袁世凯祭孔令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史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导读 史料主张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史料三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自觉的女子 导读 史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史料四 “若是决计守旧,

8、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陈独秀 导读 史料强调东西方文明的绝对对立性,反映了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运用史料,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后期在主流思想的宣传上出现了怎样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1)转变:由民主与科学到马克思主义。 (2)主要因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史论总结 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主题三 三民主义的内容、特点及评价 解读史料,史料一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

9、,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导读 史料体现了孙中山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内容,反映了孙中山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具有明显的民族狭隘性。,史料二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联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导读 史料体现了中华民国面临的困境,为改变这一局面,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了国共合作。,运用史料,根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20

1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推动因素又有哪些?,提示:(1)变化:由效法英美到以俄为师;认识到民众的力量;由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到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2)因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史论总结,多角度看待三民主义,视角一 创设新情境,考查康梁维新变法的特点,1.(2015课标全国,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 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的打击

11、,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C,2.(2014课标全国,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 材料显示梁启超“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受到“近万名”举人的极力反对,A项体现的是众举人反对的原因,但只是事件的表象,实质

12、表明康梁改制缺乏必要的思想动员及广泛的社会基础。故答案为B项。,B,视角二 从通史角度考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3.(2013四川文综,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反映了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伴随三次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抵抗派

13、、洋务派和维新派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来挽救民族危亡,故选择D项。,答案 D,视角三 运用学者评论,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特点,4.(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 据题干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且还发掘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文化

14、,这可以论证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具有传承与创新的特点,故选D。A、B、C三项皆与题干无关。,答案 D,视角四 从对比角度考查古近代儒学的演变及认识,5.(2015课标全国,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

15、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答案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