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624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阴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壶穴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B壶穴主要是由流水侵蚀而成

2、,图示大水潭的枯水期水位低于壶穴分布区,不可能对壶穴产生影响;则壶穴形成的季节应该是河流的丰水期,即夏季。2.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乙、丙、甲答案C材料显示壶穴形成演化分为“碟”型、“倒”型、“锅”型三个阶段,结合图示形状,可推断C正确。3.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 B.降水量C.地势 D.基岩性质答案A壶穴成因为“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侵蚀程度与流量、地势、岩石硬度等因素有关,与气温关系不大,故作用最小的因素是气温。下面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据

3、此,完成下面两题。图图4.图中M处岩石形成过程及N处岩石类型分别对应图中的()A.PB.QC.TD.Q答案D图中M处岩石为变质岩,其形成过程为变质作用,N岩石类型为岩浆岩。图中T为沉积岩,S为变质岩,Q为岩浆岩,P为岩浆,为冷凝作用,为变质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结合以上分析,D选项正确。5.有关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B.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C.丙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答案C图中显示丙处为山地且为向斜,故丙为向斜山,C正确;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A错误;乙处为背斜顶部,岩石受侵蚀形成谷地,B错误;丁处位于

4、断层处,不适合修建水库,D错误。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题。6.从成因看,该河谷为()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答案B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根据图中沉积岩3和沉积岩4的位置可以判断,该河谷应该发生了断层错位,侧岩块上升。B选项正确。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

5、洲风”的是()A.B.C.D.答案B白天沙漠升温比绿洲快,形成低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夜晚沙漠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绿洲风”就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故图中符合。8.“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A.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B.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C.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答案A从绿洲吹向沙漠的风湿润,能够增加过渡地区空气湿度,则能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注意是增加过渡地区的水汽含量,而不是绿洲地区;利于植物生长,但不能增加物种数量;降低绿洲与沙漠过渡地带的温差,对沙漠温差影响不大。9.根据沙漠与绿洲间局地环流,推断沙尘暴大多发生在一天中的()A.06时B.612

6、时C.1218时D.18次日0时答案C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强,越利于地表沙尘扬起;同时气温高而气压低,与周边气压梯度力差异大而易出现强风;进而出现沙尘暴现象。故白天气温达到最高值的前后,沙尘暴现象多发,即1218时。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 025 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0.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A.日本群岛B.中亚C.中国 D.东西伯利亚答案B1 025 hPa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了亚洲高压的强弱

7、及其位置。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11.与亚洲高压1 025 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形地势差异答案C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温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2.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 D.北半球冷锋答案B由风向可判

8、断甲处为低压槽部位,再结合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南半球向左偏,可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结合甲处两侧风向可知甲处为南半球冷锋。13.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答案A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冷锋向乙处移动,则乙地将出现大风(应为偏西风)、阴雨、降温天气,同时因气温降低而气压升高。14.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A.洋流、纬度 B.地形、太阳辐射C.纬度、大气环流 D.洋流、地形答案C图示等温线数值总体上南低北高,而南半球南部纬度高于北部,则等温线分布受纬度影响;同时图示等温线还有明显

9、的弯曲现象,且沿冷空气运动方向向北凸出、沿暖空气运动方向向南凸出,说明等温线还受大气环流影响。下图为某区域高空某等压面上的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近地面有a、b、c三地。回答下面两题。15.若c地所在的气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且势力较强,则此时()A.意大利波河的水位为一年中最高B.塔里木河为枯水期C.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D.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湿热的西北风答案C结合图示,a地上空等压面向近地面弯曲,则近地面为高压,相反c地近地面为低压。当控制印度半岛的气压中心为印度低压,且势力较强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直布罗陀海峡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较弱,风浪较小;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

10、夏季炎热干燥,故波河水位较低;塔里木河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夏季为丰水期;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干燥的东南风。16.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则下列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a地为阴雨天气B.b地可能受冷锋控制C.c地天气晴朗D.b、c之间的风向可能为东南风答案B结合上题可知,a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c地受低压控制,为阴雨天气。近地面风向为abc,为西北风,故b地可能受冷锋控制。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17.根据图中等水温线数值分布及弯曲形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C.甲图洋流为暖流D.乙图洋流为寒流答案B依据温度的变化判断南

11、北半球:甲图由北向南温度逐渐升高,为北半球,乙图由北向南温度逐渐降低,为南半球,从而排除A选项。海水由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地方,为寒流,反之为暖流,故甲处为寒流,乙处为暖流,排除C、D选项。故选B。18.图中所示区域均位于太平洋,则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洋流为秘鲁寒流B.乙图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C.甲图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D.乙图洋流为巴西暖流答案C由上题结论得知,甲图为北半球的寒流,乙图为南半球的暖流,排除A、B选项;又由于图中所示区域均位于太平洋,因巴西暖流位于大西洋,故排除D选项,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太平洋,且位于北半球,符合题意,故选C。当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

12、流)如下图所示时,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9.此时天津的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A上升流一般是离岸风因素形成的。图示该地位于10N附近、非洲东海岸,应该是受夏季的西南风作用而成。此时天津为夏季,盛行东南风。20.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答案B该地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而渔业资源丰富,冬季东北风作用下无上升流而渔业资源较少,故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上升流为寒流而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

13、题,共60分)2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2分)(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4分)(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4分)(4)简述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4分)答案(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分)(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4分)(3)水流流出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2分)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14、(2分)(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4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为向斜山地,其形成原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第(2)题,丁地位于入海口附近,为河口三角洲。结合其形成原因推测其泥沙来源区气象灾害类型。第(3)题,丙为山前洪(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出山口后泥沙淤积而成。第(4)题,环节为地表径流,在不同河段,由于其外力表现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22.读简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6

15、分)(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5分)(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5分)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3)西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解析第(1)题,甲国东北部阴影部分,由于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于受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日本西海岸和东海岸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差异。第(3)题,日本盛行西北风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