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0615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夯基提能作业: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水循环和洋流时间:40分钟分值:51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1.(2018浙江4月选考,19,2分)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向西答案B甲地位于50S,洋流为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故正确答案为B。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2.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答案D由所给地形图

2、可知,贝加尔湖为外流湖,湖水更新主要通过河流流出和流入来实现。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大,水量巨大,但只有表层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大部分水体都无法流出,故整个湖水更新缓慢。下图中,甲图为某地水系略图,乙图为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3.图中A、B两水文站所在地区可能位于()中国南方智利中部法国南部英国南部A. B. C. D.答案A结合乙图信息可知,该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份。结合四个选项所述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特点可知,中国南方7月份正处于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为河流汛期;智利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为其冬季,降水丰富,河流补给水量大,为河流汛期。4.据

3、甲图可判断()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B.7月沙洲的面积最大C.7月河流的输沙量最小D.7月M处水流自东向西流答案D结合A、B两水文站的年内径流量变化特征可知,A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和缓,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说明A水文站位于湖泊下游,故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7月份为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沙洲面积较小,但河流输沙量较大。7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M处水流自东向西流。正常情况下,秘鲁沿岸水温由近岸向外海升高,以20等温线为冷暖区域的边界,外海是广阔的暖水水域,而近岸则是狭长的冷水水域,冷水区域的等温线通常与沿岸的走向保持一致。下图为秘鲁沿岸表层水温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影响该海域形成冷暖水域的主要因素

4、是()A.海陆热力差异B.海水透明度C.洋流性质 D.太阳辐射答案C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即可直接判断,秘鲁寒流是影响该海域形成冷暖水域的主要因素。6.每年67月图示海域渔场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东南信风减弱B.河流流量减少C.秘鲁寒流加强D.海水光照减弱答案A每年67月,受太阳直射点北移影响,该海域东南信风减弱,上升流受到抑制,导致该海域渔获量减少。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下图为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7.中欧贸易冰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是()A.航行条件好 B.航程短C.沿途停靠条件好D.通航时间

5、长,运量大答案B读图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航程短,B项正确;A、C、D项均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8.两海域相比()A.海域纬度低,水温较高B.海域纬度高,浮冰较多C.海域受暖流影响,浮冰少D.海域盛行东南风,浪高答案C读图,海域纬度较高,A、B项错误;海域东南风较少,D项错误;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浮冰少,C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政策,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完成下题。9.甲山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A.乙

6、河平均水位下降 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 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答案D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因此两河径流总量减少,D对;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岩层3下渗的水量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明显增大,平均水位上升,A错;注入丙河的水量减少,丙河流量减小,B错;地下水增加后,由于地下水流速比地表水慢,所以流入海洋的时间变长,海陆间水循环的时间变长,C错。马略卡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岛上常住人口约85万,大约一半居住在首府帕尔马,2009年接待游客多达2 120万。马略卡岛年降水量约400 mm,岛上地下岩层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近年来

7、,马略卡岛受到水资源日渐短缺的威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推测马略卡岛上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是()A.河湖水B.雨水C.地下水D.淡化海水答案C该岛年降水量约400 mm,总体降水量不大,且该地纬度和海陆位置决定降水主要是由西风带来的,而城市分布在背风坡,故城市降水更少;图示城市附近河流较短,则河湖水较少;岩层孔隙储水丰富,说明地下水资源丰富,则城市用水主要是地下水。11.判断马略卡岛城市用水最紧张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B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该岛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补给到地下的水量也很少,则夏季城市用水最紧张。河水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

8、的阻碍程度。河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胶体物质等。河水浊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胡卡尔河流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胡卡尔河水系河水的浊期大致为()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答案D结合经纬线可知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且位于北半球,结合该气候降水特点可知,12月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13.在胡卡尔河及其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A.ac段B.bc段C.cd段D.de段答案B从图中可以看出ac段和bc段主要流经林区,说明两河段流经地

9、区的坡度较大,河水的流速较快,河水的浊度较高,其中bc段流经地区森林稀疏,说明森林破坏较严重,河水浊度更高;cd段和de段主要流经稻田,说明两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较平坦,河水浊度较低。14.近年来,影响胡卡尔河河水浊度的主要因素是()砍伐森林降水强度地形状况工程建设A. B. C. D.答案C砍伐森林和工程建设都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使河水的侵蚀作用增强,使河水浊度变高。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途经新西兰基督城后到达南极恩克斯堡岛,将在那里建立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完成下题。15.从新西兰基督城到恩克斯堡岛,“雪龙”号先后穿越的洋流是()A.东澳

10、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B.西澳大利亚寒流、南极环流C.西风漂流、南极环流D.南极环流、西风漂流答案C本题以中国第 34 次南极科考事件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从新西兰基督城出发向南首先穿过西风漂流,然后在到达恩克斯堡岛前有南极环流。所以选 C。二、综合题(共21分)16.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的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有“踩着鳕鱼背可上岸”的传说,但经过长期的肆意捕捞之后,该渔场逐渐消亡,现今该渔场已成为历史。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分析甲海域附近渔场兴

11、衰的原因。(10分)(2)分析甲海域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8分)答案(1)兴起的原因:寒流、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临近欧洲、北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衰落的原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生态平衡遭破坏,难以恢复。(2)纬度较高,(气温低)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答出4点即可)解析(1)甲海域附近渔场兴起的原因有:寒流、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资源丰富;临近欧洲、北美洲广阔的消费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渔场发展。衰落的原因主要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生态平衡遭破坏,难以恢复。(2)渔场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阴雨天气多;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影响捕鱼船安全。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3分)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更,请简析其原因。答案丰富甲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甲地由于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且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因此降水更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