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859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准确理解文意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增分突破一 突破八类文化常识, 准确理解文意,【考点解读】 2015年新课标卷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对文言实词的专门考查,转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就为学生指明了备考方向。当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文化常识,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 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涉及到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在本节中规范提升部分专门提供了八类文化常识,理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然有所突破。,解析 本题四个字全都涉及到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前三个涉及古代官员的管理和

2、升迁,最后一个指上对下发布文告,“告诉、传达”的意思。 答案 (1)管理、治理 (2)贬官 (3)罢免 (4)传达、告诉,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5分) 译文:_ _(2)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5分) 译文:_ _ 答案 (1)(2)见“现场采样”。,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5分) 译文:_ (2)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5分) 译文:_ 答案 (1)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关键词:“

3、逋”意为“拖欠”,“验实”意为“审验查实”,“悉”意为“都,全部”各1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 (2)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关键词句:“勘”意为“查看”1分,“惟官是责”意为“只要求官府供应”,2分。句意准确连贯2分),【参考译文】 黄贞麟,字振侯,是山东即墨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十八年,被授予安徽凤阳推官,严厉惩罚为非作歹的讼师,州郡风气很正。江南拖欠赋税的案件发生,蒙城、怀远各地各自逮捕了士绅百姓百余人囚禁在狱中等待调查。监狱不能容纳这么多人,人们只能站着。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等到审讯时,那些

4、文吏有的胡乱给他们捏造姓名,有的误报姓名,黄贞麟查清后都原谅、释放了他们,得以保全的有五百多家。,康熙九年,被授予直隶盐山知县。当地土地贫瘠,盗贼很多,黄贞麟就制定牌甲互相救护制度。一旦有警报,全村人中一半在家坚守,一半出去帮助捉拿盗贼,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了。清查乡里劳役,逃亡的全部免服徭役,不满一年,逃亡的百姓回家以农为业的就有几百家。十二年,大旱,黄贞麟对百姓说道:“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等到秋季征税时,官吏仍然按照原先的数额上报。黄贞麟说:“百姓向上交税容易,官府返回给百姓就难了。等到批准免除的数额定下来再退还赋税,这一来一回之间,百姓一定会受

5、损失。”立刻下令免除部分赋税。,1.【题目1】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5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一题2.(1),得分点 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各1分。句意1分。 答案 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但剩余的人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2.【题目2】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5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一题2.(2),得分点 关键词句:“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

6、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答案 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是当涂人。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后因事被贬桐城知府,后改任饶州知府。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

7、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但剩余的人,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逃走。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不同意。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突破八类文化常识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

8、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

9、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10、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

11、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二、古代官职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

12、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

13、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军机章京】 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

14、机”。 【御史】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15、【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 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