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29848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在社区康复中的应用,一、中医康复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五脏六腑学说: 1、五脏(心、肝、脾、肺、肾)-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 和排泄糟粕。 经络学说: 1、经,有路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 2、络,有网络意思,络脉是经脉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一、中医康复理论,整体观学说: 1、人体是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相互联络互用) 2、人和自然界关系(自然六淫,人有七情互影响) 辨证论治观: 1、辨证-通过四诊

2、(望、闻、问、切)收集体征, 分析判断为基种性质的“征候”。 2、论治-又叫“施治”,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 方法。,二、中医康复原则,顺应自然 利用自然 形神共复 首先康神 行气活血 通经活络 调整阴阳 以平为期 扶正固本 杂合以治,三、中医康复方法,精神康复 气血畅通 元神恢复 饮食康复 体育康复,针灸康复 中药康复 气功、按摩康复 环境康复 传统物理疗法,(精、气、神),通经络、和气血、补元气、调脏腑、平阴阳。,(一)、精神康复,含义:精神康复是指疾病过程中和疾病恢复期病残者的自我精神调摄,以及医生以某种言行控制其病态心理而达到心身康复的一类方法。,良好的心态,积极的心情,坚定的信心!,

3、(二)、气血畅通,1、气-中医认为: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神物质,不断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 2、血-血循行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供给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用。 “气为血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 “血为气母”-气依附于血而运行全身。,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三)、元神恢复,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1、广义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2、狭义之神:指人的神志,即人的精神、 思维活动。,元神恢复则精神状态佳、思维活动清晰!,1、乐观待病,“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乐观欢愉能安定神气,使气血营卫畅通无滞,促进健康。 “乐而忘忧” “心不快活空服药”,泰然处事、排解逆境

4、、舒畅情志!,2、避免情志刺激,增强病残者的自控能力 尽量减少各种情志刺激因素 家属的帮助,家庭的支持 建立新型帮扶的医患关系,愉悦心态、宽松环境、和谐关系 !,3、以情胜情,含义:以情胜情,是指医者以言行、事物为手段,激起病者的某种情志变化,以控制其病态情绪的一类方法。 “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 -医方考 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反应是属于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它可以被新的暂时性联系所取代。,以喜胜悲 以悲胜怒 以怒胜思 以思胜恐 以恐胜喜,3、以情胜情,怒“怒,素问:“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以喜胜悲,

5、即以喜乐的言行、事物对悲忧者进行开导,使其心中欢快,重新振作精神。 “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 儒门事亲,以悲胜怒,即以悲哀苦楚之言行对怒盛者进行感化,使其气消而怒息。 “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儒门事亲,以怒胜思,即一侮辱欺罔的言行激惹思虑病人发怒,以疏达气机,使病人心境畅快而思虑得解。 “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 儒门事亲,以思胜恐,即引导病人进行思考,以解脱恐惧之法。 “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儒门事亲,以恐胜喜,即以惊恐手段使病人产生恐惧,以制约其神情亢奋、喜笑无常的方法。 “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 儒门事亲,体育康复,基本特点:

6、 强调主观能动性 发挥整体调节性 突出顺其自然性,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中药康复,中药内治-补虚、补阳、滋阴、补血、 益气、活血、舒经、通络。 中药外治-熏法、蒸法、洗法、贴法、 敷法等。,环境康复,泉水疗法-泉水浴、饮泉水法。 日光疗法-日光浴。 森林疗法-自然氧疗。 香花疗法-花香自然疗法,空气疗法-深呼吸、空气浴。 泥土疗法-全身疗法、局部疗法。 热砂疗法-全身疗法、局部疗法。,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一、定义:,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 中医没有专门相对应的病名, 分属-痹证、

7、痿证、头痛、眩晕等。,二、病因病机:,1、颈椎退行性改变: u椎间盘变性 v椎间盘边缘的变性 w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2、慢性劳损 : u睡眠姿势不良 v不良的生活习惯 w工作姿势不良,珑抬头 颈椎牵引器,3、头颈部的外伤: u垂直压缩暴力 v间接暴力对颈椎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w暴力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x前纵韧带撕裂 y一过性颈椎脱位 4、颈部炎症: 5、发育性颈椎追椎管狭窄:,6、先天性畸形: u先天性椎体融合 v棘突畸形 w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 7、中医病因病机: u气血滞涩、肝肾亏虚-气血失养 v跌扑闪挫、风寒湿邪-脉络痹阻,小结:,颈 椎 病,内因 颈部先天性骨关节结构 畸形,椎管狭窄,糖

8、尿病,外因 颈部急慢性损伤、风寒侵 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继发因素 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突 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三、临床表现:,颈僵,头痛,眩晕,肩臂痛,麻木,颈部活 动受限,1、颈型: 早期颈椎病变,以颈部的僵、痛、胀及不适为主。本病源于颈椎退变,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松动与不稳。 2、神经根型: 多由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或钩椎关节后方增生,椎间孔变小所致。 颈5以上节段病变者可见颈肩疼痛或颈枕部感觉障碍; 颈5以下者为颈僵,颈部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3 、 脊髓型

9、: 多由椎体后缘增生,使椎管前后径变窄,压迫颈脊髓所致。 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甚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全性痉挛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不起; 甚至有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膝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4、椎动脉型: 本型多由钩椎关节侧方增生,使椎动脉受到压迫所致。 多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可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加重。,5 交感神经型: 本型多由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对颈部的交感神经节以及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可见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

10、痛,心慌、胸闷、肢凉、肤温低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一般无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 6、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四、诊断:,1、放射学检查: (X线、CT、MRI) 2、根据症状诊断:,常见颈椎病X线片表现,钩椎 关节,3、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方法:,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叩顶试验,五、治疗:,5.1 西医临床治疗: 非手术治疗:围领及颈托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物,解痉类药物; 注射疗法: 局部痛点封闭,颈段硬膜外腔封闭疗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v手术治疗:,术前片 术后片,5.2 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是“外感风寒湿邪,邪气痹阻经脉,

11、致气血痰凝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等为主 u根据辨证分型选药 风寒湿型:葛根汤加减 气虚血瘀:补中益气汤加减 肾精不足:左归丸加减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肝肾亏损:虎潜丸加减,v单味药: 川芎嗪、丹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注射 w中成药: 颈复康冲剂 x中药外敷: (鹅透膏、草乌散等),针灸治疗: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取穴:夹脊穴、风池、大椎、肩髃、曲池、外关、足三里、绝骨、身柱、肾俞、环跳、肩井、天宗、阳池、中渚,针刺治疗: 体针疗法 电针治疗 水针治疗,推拿治疗: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u为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舒筋、通络、理筋

12、v为旋转复位手法; w为关节松动术。,棘突垂直滑动 旋转摆动,5.3 其他康复治疗: 牵引疗法:,颈椎牵引治疗 颈牵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理疗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法、石蜡疗法、超声波、光疗、磁疗、水疗、泥疗,针刀治疗: 基本步骤:定位 备皮 消毒 施术 伤口保护,六、颈椎康复的注事项:,1. 避免导致颈部疲劳的活动和姿势; 2. 牵引时应注意角度和重量; 3. 椎管狭窄和脊髓型颈椎病不宜做推拿; 4. 注意颈部保暖; 5.针灸治疗时注意取穴部位、针刺角度、深度、 留针时间、病人动态等。 6.推拿时手法宜轻柔,如加大,必须在沿

13、纵轴牵引情况下进行,决不可粗暴猛烈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七、健康教育与颈椎病预防:,1.正确认识 2.良好姿势 3.医疗体操 4.避免颈部外伤及风寒、潮湿 5.重视健康教育,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多发生于青壮年。 发病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为最多见 。 常见的腰腿痛疾病。 其发病主要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或应力作用所致,造成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突出方向以向后外侧突出压迫神经根最为常见。 亦可向后方突出压迫硬膜囊甚至马尾神经。,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一、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腰腿痛。 由于突出的节段、程度、方向以及受累的组织等不同。 腿痛多

14、为单侧,亦可双侧。 脊柱承重,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二、常见体征 压痛和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脊柱侧凸 可凸向健侧或患侧; 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医学,康复医学,股神经痛,L4皮节,根性与干性坐骨神经痛的鉴别诊断,康复医学,辨证:(足太阳、足少阳经筋病证) 气滞血瘀 风寒湿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理疗及牵引 腰背肌训练 腰痛体操,急性期主要是通过治疗,使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减少,促进突出物缩小还纳,解除神经根受压或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松解粘连。 后期在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各轴位的运

15、动功能,巩固疗效,减少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一) 急性阶段,1. 卧硬板床休息和制动-卧位时椎间盘内压最低,而且肌肉松驰,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及椎间盘的修复。 卧床一般使用木板床,取自由体位,需3周左右。离床时可用腰围保护。,2. 腰椎牵引-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通过牵引,能使下段椎体分开,椎间隙增大,从而产生负压,并使后纵韧带紧张,这些都有助于突出物的还纳,使痉挛肌肉放松。,3. 短波疗法 :对置或并置, 。 4.中频电疗法 :下腰部并置。 5.超声波疗法 :下腰部及患 肢后侧,接触移动法,0.8 - 1.5u/cm2,每次10 - 20分钟,每日1次。,(一) 急性阶段,6. 腰围的应用:症状减轻后,可适当允许起床活动。戴用腰围保护腰部有助于减轻疼痛,以便于离床活动。不宜长期应用。,推拿方法有非麻醉下推拿和麻醉下推拿两类。所用手法种类繁多。 康复治疗一般采用非麻醉下推拿手法。,(一) 急性阶段,7. 推拿:对其作用机理目前有3种看法:迫使突出物还纳;使突出物移动位置与神经根脱离接触;将突出的髓核挤破弄碎,使其内容物逸出,进入硬脊膜外腔,因而解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8.其他疗法:硬脊膜外注射类固醇抑制炎症反应。椎间盘髓核切割术,较适用于病程较短的腰4、5椎间盘突出的青壮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