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713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有人说“月亮是悬挂在天上的一首诗”,的确,在月亮上满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李白的月下独酌寄托这怎样的情感呢?,月下独酌,学习目标,1、 理清“月”“影”“我”三者的关系,品味诗人的复杂情感。 2、把握“白云”“孤蓬”“浮云”“班马”等意向的意义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领会诗的美质。,重点: 1、扣住“独”字,品味诗人的情感。 2、送友人中豪迈不哀伤的情感基调。 难点 : 感受诗的复杂情感。,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 余光中,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注释:【独酌】独自饮酒。【月将影】月亮和影子。将,和 【及春】 趁着美

3、好的春光 【无情游】 忘情游,摆脱世俗, 不记得失利害的交往。【相期邈云汉】 约定在天上相会。期, 约定。邈,高远。云汉,天河,泛指天空。,孤独,思考与练习:,1、李白在怎样的环境里喝酒?在这样的环境里,李白喝酒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赏析这种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2、酒喝不下去,李白是如何解决的呢? 3、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

4、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诗人月下独舞,以闹写静, 反衬出诗人的孤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背景,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

5、谀奉承的高洁志愿。,总结,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分析诗歌中的 “月亮”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

6、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 虞美人,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情别绪,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思念家乡,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

7、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浓浓情爱,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孤独凄凉,把酒问月 李白,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永恒的象征,课外延伸,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思考:1.第一,二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手 法? 2.整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以动衬静:用动态景物反衬静态景物,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拟人修辞手法: “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背景: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心中充满了孤独寂寞的情感。,本诗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作业(任选一题) :,1、结合本诗以及你所了解的有关李白的知识,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我眼中的李白; 2、改编作业:将本诗改编成一个独幕剧,注意不要改变原诗的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