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6377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考情分析 备考导航,考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吸水涨破,(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 。 (3)选材原因:无 和众多的 ,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无 ,细胞易吸水涨破。 (4)实验过程:选材制片观察滴水观察。,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细胞器,细胞壁,2.细胞膜的成分判一判 (1)细胞膜由蛋白质、磷脂和糖类组成,主要成分为脂质。( )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3)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都是组成膜的成分。( ) (4)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上蛋白质成分相同。( ) 3

2、.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 。 (2)控制物质 。 (3)进行细胞间的 。 基础:大多与细胞膜的 有关,相对稳定,进出细胞,信息交流,结构和功能,4.生物膜的探索历程,脂质,脂质,蛋白质,连续两层,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流动镶嵌,5.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示意图,【深挖教材】 1.将人的肝细胞中的磷脂全部提取并铺成单层分子,其面积是肝细胞表面积的2倍吗?为什么? 提示:大大超过2倍,肝细胞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哪些功能?试举例说明。 提示:运输作用(如载体蛋白),催化作用(细菌细胞膜上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识别作用(如受体)

3、等。,重点透析 剖析考点 拓展深化,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清错破疑】 (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并非完全相同 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中的糖类不是只与蛋白质结合 细胞膜中的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3)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细胞膜的组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变,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题组一 制备细胞膜原理的应用与分析,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破裂,主

4、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解析: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在4 的蒸馏水中将因吸水过多而涨破。,C,题组二 细胞膜结构与结构特点的判断,2.(2016辽宁抚顺月考)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 B.与细胞识别有关 C.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识别有关,因此具有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

5、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3.(2015辽宁鞍山一模)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A. B. C. D.,解析: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吞噬细胞吞噬病菌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选择性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没有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错误;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并没有穿膜,更不能体现膜的流动性,错误;变形虫

6、能伸出伪足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正确。,D,题组三 细胞膜的功能与功能特性辨析,4.(2015江西南昌模拟)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的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题关键】 1.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相应的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 2.细胞膜有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

7、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根据题意可知,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 B.信息交流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解析: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试剂不能进入细胞,即不着色,但是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能被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控制

8、物质进出的功能,C正确。,C,考点二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重点透析 剖析考点 拓展深化,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实验分析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实验分析: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前后对照。,(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

9、验 伞藻嫁接实验过程,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实验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清错破疑】 (1)细胞核并非细胞代谢的中心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 (2)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没有细胞核。,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题组一 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分析,1.(2015湖南湘潭二模)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

10、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除拟核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没有差别,解析: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而不是染色体;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核孔不允许脱氧核糖核酸通过;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也没有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A,2.(2016安徽宿州月考)如图为核质之间物质经核孔双

11、向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为内质网膜,为DNA分子 B.rRNA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 核糖体 C.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 挥作用与核孔无关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解析: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图中为内质网膜,图中为染色质;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且核糖体的组装也是在细胞质中;tRNA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图示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消耗能量。,D,题组二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3.(2015河南周口一模)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进行探究: A.用头发

12、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 B.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A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B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A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D,【解题关键】 1.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有关。 2.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解析: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

13、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实验B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A中的无核形成对照;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4.(2015贵州遵义模拟)如图为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不考虑线粒体中的核酸),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培养较长时间后A组细胞的DNA含有15N B.核移植一定时间后,B组细胞中核糖体可能出现15N C.核移植后,A组实验细胞质中还将出现含15N的RNA D.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结果相同,解析:A组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

14、原料,DNA中不含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核移植一定时间后,细胞中含15N的RNA可能与核糖体结合,合成蛋白质;图中可以看出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当中,因为A组中首先发现细胞核中有15N的RNA,然后将核质分离,细胞质中没有15N的RNA,所以A组实验细胞质中不会出现含15N的RNA;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不能得到和题中相同的实验结果。,B,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建网络图】 填充: . . .,脂质(或蛋白质),蛋白质(或脂质),流动性,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交流,代谢、遗传控制中心,核膜,染色质,【要语强记】 1.一个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的分布: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两个特点 (1)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细胞膜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核两个功能:遗传信息库;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 (1)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传递信息。 (3)通过细胞通道(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