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9632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必备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剖面,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知 识 整 合,读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1.比例尺,(1)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图中比例尺为_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_ _;数字式为_或_。,线段,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115 000,(3)大小: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_内容越_;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在同等图幅中,表示实地范围越_内容越_。,小,大,简略,大,小,详细,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1中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的大小。 (2)比较图2中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大小。 提示 (1)

2、面积,比例尺。 (2)面积,比例尺。,2.地图上的方向,注意:地理事象判断法: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指向北方,北半球北极星指示北方等。,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图例,注记,深 度 解 读,1.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2.比例尺的缩放,(1)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 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n)。,【即时突破】,在比例尺为1140 000 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千米。把原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

3、。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厘米。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_倍。,6 160,170 000 000,8.8,3,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利用图中比例尺定位置,(2014北京文综,8)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下题。,1.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 ) A. B. C. D.,【审题突破】 分析图像获取有效信息,100,答案 B,命题角度二 比例尺的计算,2.(2014重庆文综,1112)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

4、:m)。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 B. C. D.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为喷水池,而为食堂,为教学楼,为学

5、生宿舍。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10 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 cm和22 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 (1)D (2)B,命题角度三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2013重庆文综,6)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下图,回答第3题。,3.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以及地图上方向的判断能力。准确获取指向标及图例是关键,不能正确

6、认识图例“断道施工”易错选。选择最短距离应把道路长度数字累加,比较得出C项正确。 答案 C,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知 识 整 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常见计算,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_距离。 如下图中甲点海拔为_ m,乙点海拔为_ m。甲点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 m。,海平面,垂直,1 500,500,1 000,2.等高线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在地图上,_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的判读,海拔,鞍部,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密集表示_。 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地形部位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

7、心向四周逐渐_ 盆地: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_ 山谷:等高线向_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_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_的地方,陡坡,降低,升高,高,低,重合,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其中A处表示_,B处表示_,C处表示_,D处表示_,E、F相比,E表示_部分,F表示_部位,G处表示_。,山顶,山谷,山脊,陡崖,缓坡,陡坡,鞍部,(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可以反映出海底的深浅和_。,坡度,(4)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进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应牢记以下要点:,3.在等高线图上判断五大地形,(1)平原

8、: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深 度 解 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常考的 类图像之一),(1)看图名、图例 根据图名和图例掌握图示区域范围和区域内地理事物。 (2)看等高线数值变化

9、 等高线数值增大的方向为山顶所在区域。 (3)看等高线疏密程度 在同一比例尺的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地形坡度的陡缓。 (4)看等高线凸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 (5)看等高线闭合 在等高线图中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判读。,2.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对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高度,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 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

10、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处。),(3)局部范围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4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600米,为小山丘。,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2013四川文综,78)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

11、,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审题突破】 从图中获取信息,山谷,最,高处,30,7,答案 (1)B (2)C,命题角度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2015上海单科,1516)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 图

12、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崩塌堆积物 突出小基岩 河中的沙洲 低矮的山丘 A. B. C. D.,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 答案 (1)D (2)A,命题角度三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3.(2012课标文综,101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

13、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解析 第(1)题,图中山峰海拔580米,且等高距为100米,说明山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500米,从山峰向河流方向海拔逐渐降低,河流两岸的海拔相等,均为300米,从而推出Q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400米,Q地的海拔为400500米,D项符合题意。第(2)题,河流两岸等高线海拔为300米,而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应为200228米,与山峰的高差应是352380米,C项符合题意。

14、 答案 (1)D (2)C,4.(2011新课标,68)读下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2)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B. C. D.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米 B.40米 C.65米 D.90米,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在8085米之间,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在2025米之间,两者之间高差接近65米,但不是65米,C项正确。第(2)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

15、中,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3)题,大坝应建在之间的山谷出口处,设计大坝高13米,而等高距为5米,因此大坝高度约为三个等高距,自河流向两侧各三条等高线,取最短距离筑坝,结合比例尺计算大坝长约40米。 答案 (1)C (2)C (3)B,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深 度 解 读,1.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即时突破】,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A.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B.由东向南流 C.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由南向东流 (2)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 ,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0.9 B.1.7 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