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6778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件 人民版必修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 高考总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必修三,专题二,第31讲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专题二,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一、诗经 1特点: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艺术感染力极强。_风格。 2地位: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楚辞的魅力 1产生:公元前_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 2特点:_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具有浓郁的_和神话色彩。 3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现实主义,4,浪漫主

2、义,楚国方言,三、汉赋的风采 1赋的艺术特点: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_和_并用的文体。 2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 3东汉_、_作品地位最高。 四、李杜诗篇万口传 1“诗仙”李白:杰出的_诗人。 2“诗圣”杜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杜诗被后人称作“_”。,散文,韵文,班固,张衡,浪漫主义,诗史,五、宋代词苑 1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 2产生与发展: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代辉煌。 3代表人:白居易、_和李煜等;宋代苏轼、柳永、李清照、张孝祥和辛弃疾等。 六、元曲 1散曲 (1)特点: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形式活泼,手法多样

3、。 (2)影响:对后来的诗歌与_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韦庄,戏曲,拨云见日 正确区分诗、词、曲 (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2)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3)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2元杂剧 (1)兴盛原因: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_对文化的需求。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2)名家名剧:_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七、明清小说 1四大名著:罗贯中的_,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_的红楼梦。 2三言二拍:冯梦龙的“三言”(_);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市民阶层,关汉卿,三国演义,曹雪芹,喻世明言,警世

4、通言,醒世恒言,3讽刺小说:_的儒林外史;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四大谴责小说:_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_老残游记。 巧学巧记 诗歌与小说的两大趋势: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明清小说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吴敬梓,官场现形记,孽海花,史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1史料一反映的时代特征与宋词兴盛存在怎样联系? 提示1商

5、业发展、城市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宋词繁荣的背景,史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开封城郭广阔,户口繁盛,人口在100万人以上。手工作坊众多,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 问题2史料二反映出宋词兴盛的什么背景? 提示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通俗化)。,史料三广大佃农依然遭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宋朝建立后不久,太宗时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后近三百年间,不能忍受黑暗统治的农民群众,不断地举行武装起义,以反抗宋朝的统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四北宋统一,疆域缩小,如幽云十六州仍归辽;南宋时疆域更加缩

6、小,与唐代相比,相形见绌宋的统治者对外政策越来越软弱,采取给“岁币”的办法苟且偷安。宋词里表现的爱国忧国的情绪越来越沉痛、激切。,问题3史料三、四反映出宋代怎样的时代特征? 提示3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总结提升 古代文学的鲜明时代特色及发展趋势 1时代特色 (1)奴隶社会时期的诗经,其中一些诗表达了奴隶反抗压迫的强烈要求。 (2)战国时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富强和对遭受排斥的强烈不满。他创造的“楚辞”体,也成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3)汉赋,是一种新型文学体裁,辞藻虽然华丽,但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乐府诗由民歌加工而成,语言清新、感情真挚。 (

7、4)魏晋南北朝时,士族统治腐朽,陶渊明厌恶官场腐败创作了田园诗,北方的民歌则刚劲质朴。 (5)唐朝前期强盛,经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社会动乱,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分别是这种情况的具体反映。唐宋散文气势雄伟,与魏晋以来的“靡靡之风”截然不同。,(6)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作为短篇小说前身的传奇文学出现。两宋民族关系复杂,陆游的诗和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与这种背景密切相关。 (7)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很多著名的小说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败落,鞭挞封建礼教的虚伪、科举制度的腐败,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2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 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由词藻

8、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A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B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气势恢弘的时代 C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的欢迎 D特别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依据所学,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属于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的主要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宏,故B项正确。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A项错误。汉赋不属于市民文化,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主观意识和感情的抒发,而汉赋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

9、信息的能力。汉赋是西汉时期文学作品特点,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辉煌气势,为统治阶级造声势,故A、B、D各项均反映汉赋特点,不符合题意;汉代思想是被神化的儒家学说,不包括道家思想,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 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在时间上与材料内容不符,所以排除;材料内容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诗的特点,且在时间上也符合,故C项正确;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白居易(772年846年)在时间上不符合,他的诗歌的背景发生在安史之乱后,排除B、D两项。,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项“对仗工稳,句

10、式齐整”明显错误,故排除含有的选项。进一步可知,均符合宋词史实。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楚辞作为一种诗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字句不等、形式较为活泼。根据词句文学成就反映的时代特征,进行回忆所反映的文学特色,进而判断其文学形式。第一句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是宋词的名句;第二句是李白的代表名句,代表了唐代诗歌的特色;第三句是

11、战国诗人屈原的名句,句末带“兮”,显然是楚辞体文学形式,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材料表明因为小说经过说书等艺术形式表达出来浅显易懂从而广为传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所以A、B、D三项都能反映;结合所学可知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何况小说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儒学思想的表达形式之一,两者并不相悖。抓住题干部分关键词“不能”,故答案选C项。,A B C D 答案C 解析只是简单地把戏曲与王朝的兴衰相联系,把文化完全政权化了;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兴衰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表述不对;是从几百年来戏曲兴衰的过程中得出的正确认识,这符合戏曲由兴而

12、衰的内在实际。,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根据材料“展示商人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来分析,“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故A项正确;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故B项错误;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故C项错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作者强烈爱国情怀,故D项错误。,材料三 苏轼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1)材料一、材料

13、二分别采用的什么文学体裁?它们分别在什么时期最兴盛?这两种体裁是什么关系? (2)据材料三,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分别是词;曲。词在宋朝;曲在元朝最兴盛。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特点:宋朝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原因: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解析(1)问,有关于材料一、材料二分别采用的什么文学体裁的问题,只需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即可。菩萨蛮明显是词牌,所以材料一的是词,天净沙秋思是元曲的曲牌。有关于它们分别在什么时期最兴盛,词是在宋代,曲是元代。有关这两种体裁是什么关系的问题,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问,有关于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的问题,依据材料中苏轼与黄庭坚的主张即可得出结论。有关于分析其成因的问题,它考查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问题,宋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这种社会环境造就了市民阶层的崛起,所以文化也相应的出现了世俗与平民化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