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671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2018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主题十二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949年,1955年 万隆会议,1966年,1953年底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1972年尼克松 访华中美联 合公报发表、 中日建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加入WTO,1979年 中美 正式建交,人民海军 成立,组建战略 导弹部队,1991年中国加入APEC,国防建设,外交成就,阶段特征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防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步成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新时期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梳理,考点1 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 (2016年是歼5

2、型歼击机仿制成功60周年) 1.人民海军 组建:(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49年,人民海军成立。(2)新中国成,潜艇待命出航,立后,又相继建立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 装备: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 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兵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 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 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 也逐步扩大,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人民空军 组建: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人

3、民 空军在抗美援朝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装备: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 走上国产化道路。(1)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 机;(2)制造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 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兵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空军已发展成由航空兵、高射 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等组成的多兵种部队,空 中作战、对空作战和空中对地面目标实施突击的能力 大大提高。 作用: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3.人民军队的发展 概况:(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 技强军的战略,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

4、之路,把 有限的财力用于研制高技术兵器,发展高技术兵种, 培养军地两用的高技术人才,使国防现代化发展到一 个新阶段。,(2)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解放军把军事斗争准备的立足点放在打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和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突出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训练。,考点2 导弹部队建设 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装备: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 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意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是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发展历程

5、,考点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10年23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正处于美苏“冷 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 敌视、孤立、封锁、包围等政策,我国奉 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者:周恩来。,周恩来总理 访问印度,形成过程:(1)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就 处理中印关系(西藏问题)首次提出;(2)1954年,周恩 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 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 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

6、)、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1)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开拓 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万隆会议 期间的周 恩来,2. 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中心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 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 会议的圆满成功。 特点: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 行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意义:万隆会议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 作;使中国赢得了与会国的理解和信任,扩大 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万隆精神:团结

7、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友谊。,万隆会议,【易错易混】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底我国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由周恩来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再次重申。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材料速查】 材料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设问:这段材料评述的是哪一政策? 解题思路:材料中“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说明题干材料评述的内容是外交方面的。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

8、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缅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与材料所述意义相同,因此材料评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点4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1.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在联合国 的席位长期被台湾非法占据; (2)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联合国内 部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呼 声日益高涨;(3)20世纪70年代,美国 霸权地位衰落;(4)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乔的笑,(2016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5周年;2016年是基辛格秘密访华45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