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628655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主 要 内 容,导论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导 论,医院感染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 全球60亿人口中,每年大约3亿人因病住院治疗,平均8.7%的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其中,约有:500万人患医院感染;150万人死于医院感染;延长4500万个住院日;增加支出65亿美元,医院感染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在美国,医源性感染已成为第四位死因,导致每年88000病人死亡 根据2009年对我国193所医院的现患率调查,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在4%-8%。,医院感染与医院效率密切相关,病人住院时间延长 外科伤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普通外科

2、手术延长9.9天,整形外科手术延长19.8天,医院感染与医院效率密切相关,医疗费用增加 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46亿美元医疗费用 国内据中山医大附一院、湖南医大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医院感染与医院效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的负面影响 影响医疗质量; 影响医院的信誉,甚至生存; 引起医疗纠纷。,医院感染发生率,随国家经济水平而有不同, 美国:5%、 英国:7.5%、 日本:5.8%、 我国约:9.7%,,医院感染暴发实例,新生儿鼠伤寒暴发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

3、亡,死亡率41.82%,调查中发现,该院卫生设施条件差,产科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对产房、婴儿室的56件物品进行细菌检测时,发现其中的26件物品,包括婴儿被褥、尿布、奶瓶等都培养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克雷伯氏菌感染暴发 1995年,在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于新生儿共用粉扑导致的克雷伯氏菌感染暴发流行; 沙门氏菌感染暴发 1996年某医院由于婴儿室洗手肥皂污染沙门氏菌而造成新生儿的院内感染暴发流行;,医院感染事件事例,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感染 1998年4月至7月间,深圳市妇儿医院因医务人员误将未标明浓度的1.73%强化戊二醛消毒剂,当作20%的浓度进行稀释用于浸泡手术器械,致使166人分别

4、在剖腹产、妇科、儿科等手术中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中的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感染率达66%,感染者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仅1岁半,绝大部分是二三十岁的育龄妇女,感染导致手术切口久治不愈,接受打针吃药、清创、手术等治疗长达半年以上,身心遭受极大伤害。这次感染事件通过互联网曝光,给国家造成极坏的影响,给医院造成直接损失2-3个亿,间接损失6-7个亿,医院基本处于关门状态。,医院感染事件事例,“非典”的流行 2003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战役“非典”席卷全国,给国家声誉、经济造成的损失之大前所未有,其中医护人员感染率位居第一,有的高达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医护人员的感染率为何如此之高?为什

5、么有的医院感染率很高,而有的则很低?,医院感染事件事例,术后病人急性结膜充血征暴发 2004年7月至10月,青岛市某医院住院手术后病人中36例发生了急性结合膜充血综合征,调查结果初步认为此次急性结合膜充血综合征病例的集中暴发与该院使用的某种妇科专用药物有关,此次事件提醒对化学因素(药物因素)及物理因素引发的医院感染也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医院感染事件事例,2005年12月11日 ,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事件调查直接原因为手术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未达到基本标准,术中微创手术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6、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于半月内发生DIC相继死亡。调查结果,该院新生儿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物流相互交叉,消毒方法不合理,医务人员未按规范进行手卫生。,2009年,山西省卫生厅对47名在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7名患者进行检测发现,20名患者丙肝抗体阳性。经调查,此医院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以及未按规范对透析器进行消毒处理等诸多交叉感染隐患。 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18人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为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

7、染。,以上这些事件的发生,均暴露了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因此,医疗机构应给予充分重视、加强管理。 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建立并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定期对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等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监测手段;统一有效的消毒制度等;并按照卫生部文件和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对其进行督促检查,杜绝一切可能的感染事件的发生。,启示,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医院感染流行的基本环节 包括三个基本因素,即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者三个因素组成一个感染链。 外源性医院感染链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内源性医院感染链 :感染源、

8、感染途径、易感部位 。 医源性传播:凡是通过医院诊疗护理活动造成的感染传播都属于医源性传播。,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病人病人;病人医护;手;仪器设备 2.空气传播:空气媒介(SARS) 3.共同媒介传播:水、食物、医源性(血、药、诊疗器械和设备、一次性用品等) 4.生物媒介传播:蚊、鼠、蟑螂等,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流行形式 散发性:一定人群中,以相似的发病率发生新病例,病例之间缺乏联系。 暴发性:具体判断有时并非容易,表现为: -医院感染病例突然增加 -新出现的感染病例,或长期不存在的某种感染,一旦出现一个病例,或一个地区第一次发生未被认识的感染。 -同时或短时间出

9、现三例或以上的同类感染,感染源来自医院。 -感染部位、病原菌或病原菌加感染部位发病率高于平时2-2.5倍,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易感人群: 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婴幼儿及老年患者 营养不良者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住院时间长者 手术时间长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病原体分布: G+菌:占27. 32%, 以金葡菌(MRSA)、 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G -菌: 占48.19%,以大肠、铜绿、肺克、 肠杆菌属和不动杆菌为主 真菌: 占23. 5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 上呼吸道: 27.12% 下呼

10、吸道: 26.78% 消化道: 10.87% 泌尿道: 10.37% 外科切口: 9.06% 皮肤软组织:5.46% 以上感染约占全部感染的90%。,三、医院感染的防治,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 1、指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感染,在其入院时尚未发生此种感染也不处于潜伏期。 2、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者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无论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属医院感染。 3、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指在

11、医院内发生,病人遭受其本身固有细菌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境等。包括从病人到病人、病人到医务人员的直接感染。 母婴感染: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胎盘或产道所发生的感染。,病人入院时已存在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为社区获得性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对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性疾病,自入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潜伏期不明确者一般认为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可初步判定为医院感染; 病人出院后发生的感染,认定与上次住院有直接关系者,为医院感染。 一般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医院

12、内急性发作,如未发现新的病原体,虽可诊断为感染症,但不能定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原则,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系统 有三个子系统: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以监测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控制为目标,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服务。,医院感染的防治,医院感染的预防,标准预防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基本概念: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13、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其他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标准预防,预防措施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研究证明: 有效地洗手可以清除90%的细菌; 有效地洗手可以避免60%医院感染的发生。,标准预防,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洗手指征: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烧伤病房等重点科室时,戴口罩和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后。 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

14、握搓揉指背 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摩擦 7、两手互握互揉搓腕部,具体措施: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自我 防 护: 针刺伤作为医护最常见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途径,与下列高危操作密切相关: 将

15、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 将针罩罩回针头; 处理污物时(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等); 在工作中手持无针罩的注射器面对别人或自己造成误伤; 将用过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仍在不耐刺的容器中,处理时造成刺伤 。,标准预防,建议: 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 一定要罩回时,请运用单手套法; 尽快将用过的针头或锐器仍进耐刺的容器中(利器合); 手持无针罩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 操作后自己处理残局。,标准预防,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立即报告传染病办公室 被HBVA(+)病人的血

16、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0.06ml/ kg),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HBSAb(-) 者完成乙肝疫苗lOug、5ug、5ug(按0、 1、6月间隔)注射,定期随访。,四、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的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00张病床以下: 感染率为7% 100-500张病床以下: 感染率为8% 500张病床以上: 感染率为10% 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低于1%、0.5%和0.5%。,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人: 年 月 日,此卡24小时内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流行与暴发 预警方案工作流程,医院感染病例,散发,流行,暴发,临床科室,送检标本 填报感染卡 隔离治疗病人,院感染科,咨询 指导 预防 控制,临床科室,院感染科,医务处,分管院长,(根据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