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6242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8 单元学习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8 单元学习总结,网络构建区,知识总结区,方法探究区,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网络构建区,返回,一、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19181928年 (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知识总结区,线索梳理,2.斯大林执政时期 (1)主题:

2、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3.二战后 (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最终失败。,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重点阐释,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

4、基础。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特征: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4.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1.赫鲁晓夫、勃列日

5、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归类比较,2.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返回,例题 (2016全国高考)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方法探究区,解析答案,解题思路 一定考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二抓关键:1928年苏联的“一五”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解析答案,三辨选项,答案 B

6、,历史材料题的六大隐性突破点 解题技巧总结 材料题可分为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正确找出历史材料题中的隐性突破点,是判断和解答材料题的关键。 (1)标点符号。尤其以句号和分号的思考价值最大。因为一个句号或分号就是一层意思,可以提炼出一个要点。 (2)材料的开头、结尾。在一段文章中,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核心部分。 (3)题干中的提示信息。也是仔细审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能够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和考查方向。,(4)材料中的时间、人物。时间、人物往往是解题的风向标。 (5)材料的出处或注释。材料选自的文章和作者及图表的注释都对解题有着关键的辅助作用。 (6)分值,主要针对材料解析题而言的。量体裁衣,看分答题,通过分值我们可以判断出答题的角度和繁简。,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