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587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2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新人教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五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一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及其实践 要点1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尖锐。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3)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2.代表人物及主张,突破洛克、卢梭的思想主张,1.史料证史洛克“天赋人权”的思想 史料 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

2、甚至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史论突破 史料体现洛克反对把全部权力转让给君主;认为人民享有的各项自然权利不可转让与侵犯。为防止政府侵犯人权,后来他又提出了政府“分权”的主张。,2.史料探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 史料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论从史

3、出 上述史料主要是表明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的一种无形契约,人民选举政府,政府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从而形成了社会,反映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即社会契约论的思想。,要点2 17世纪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 (1)背景:1640年,查理一世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筹措军费而被迫召开议会。,2.内战,3.“护国政体” (1)建立: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自称“护国公”,总揽一切大权。 (2)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2)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结果: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严重地损

4、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年发动了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史称“光荣革命”。,突破大抗议书的实质,1.史料探史大抗议书的实质 史料 大抗议书是英国议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其主要内容有:列举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该抗议书共204条,由皮姆起草,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史论突破 史料中大抗议书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并明确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它标志着议会和国王的彻底决

5、裂,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2.归纳对比大抗议书与权利请愿书的异同,要点3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1.法国大革命,2.走向共和历程 (1)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共和国。 (2)拿破仑帝国:1804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3)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极力恢复封建秩序。 (4)七月王朝:18301848年,君主立宪制,代表金融贵族利益。 (5)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共和派力量薄弱,在立法会选举中保守派的“秩序党”大获全胜。 (6)法兰西第二帝

6、国:18521870年,拿破仑三世对内独裁,对外扩张。在普法战争的失败中灭亡。 (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年,共和派险胜保皇派,最终确立共和制。,突破法国大革命时各派的措施及影响,史料证史启蒙思想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史料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论从史出 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是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他们的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考点二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要点1 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一、美国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1)平等与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是不可剥夺或转让

7、的。 (2)主权在民: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 (3)人民革命权利:人民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有权起来革命以改变或推翻不履行自己职责或侵犯人民权利的政府。,2.独立宣言的评价,3.意义 (1)是对旧贵族和专制王权滥用权力的批判 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 (2)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 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突破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侧重点及其原因

8、,1.史料探史独立宣言的侧重点及其原因 史料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史论突破 史料表明独立宣言侧重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和基本的人权。原因是独立宣言发表前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发展遭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民族矛盾尖锐。,2.史料证史人权宣言的侧重点及其原因 史料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

9、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人权宣言侧重于否定封建制度,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力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原因是人权宣言颁布前的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专制王权和旧贵族滥用权力,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阶级矛盾尖锐。,要点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 (1)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护革命胜利果实。 (2)内容,(3)性质: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10、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意义 (1)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2)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法治和宪政意识,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也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4)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涵及影响,1.史料探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涵及影响 史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了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修宪程序;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比

11、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史论突破 史料反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民主共和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2.重要史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明显缺陷 (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 (2)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 (3)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4)对外没有明确规定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则没有规定平均地权,土地制度条款的缺失,是绝大多数国民所关心的重大问题。这既是辛亥革命的果实会被袁世凯窃

12、取的原因之一,也是临时约法的不足之处。,考点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要点1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一、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托古改制 (1)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精神,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 (2)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为变法辩护。 (3)坚持渐进的改革,主张君主立宪。,2.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1)强调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 (2)重视国民素质,提出“新民”思想,“新民”必须具备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四要素。 (3)赞同君主立宪,反对操之过急。 3.孙中

13、山的民主共和 (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2)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给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的个人与团体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3)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与监察权分立。 二、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1.改良与革命的论战 (1)中心: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 (2)实质: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

14、种政体的论战。,(3)评价:改良派从国情出发,认识到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革命派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论战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辛亥革命 1911年首先在武昌爆发,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二次革命 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力图以议会政治限制袁世凯进行专制统治。1913年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宋教仁,并武力镇压革命党人,革命党人被迫在江西、南京应战,不久失败,史称二次革命。,4.护国运动 1915年,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等人策划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护国

15、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不久,袁世凯在忧惧中死去,护国运动结束。 5.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 1916年7月,军阀张勋在北京拥戴溥仪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军阀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张勋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一致的强烈反对,仅仅12天就失败了。,6.护法运动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执政,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借助西南军阀的势力举兵北伐。1918年5月,孙中山在西南军阀势力排挤下辞职,护法运动失败。,突破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及特点,1.史料证史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史料 康有为说:

16、“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他还说:“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康有为用近代西方进化论观点解释中国传统的“三世说”,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2.归纳比较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比较,要点2 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一、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1.第一国际推动各国工人的民主运动 (1)成立背景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高涨。 各国工人阶级加强合作的愿望增强。 马恩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并进行深入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创造了条件。 (2)成立:1864年,伦敦。,(3)性质: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 (4)运动 在各国建支部,把各国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支持工人运动。 支援英国1867年的议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