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8554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苏教版必修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 (1877-1962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 )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

2、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 黑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直至一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问世,一下子轰动德国。 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畔,专事写作。一九零四一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克诺尔普(1

3、915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

4、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在我满三十岁以后,还压根不曾料到,世界上还有着一种如此美妙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一种极富特性的中国人生观和人道精神,它们不仅为我所喜爱和珍视甚至于变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归宿和第二个故乡。早先,除去诗经,我对中国文学一无所知;可后来,未曾料到的事情就发生了,通过卫礼贤和其他一些人的翻译,我认识了一些东西,没有这些东西,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那就是智与善的中国道家的理想。,孙子兵法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

5、藏) )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已经被译成近30种文字,仅在日本就有近200种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获得教养的途径,看到文题,你有哪些问题?,教养是什么?,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教养?,理解性问题探讨,教养的魅力,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教养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教养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教养?(教养的目的),教养是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问:既然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为什么又说教养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这不是矛盾吗?,作者并没有说

6、不追求目的,而是说不追求“具体”的目的,所以说,真正的修养还是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在于“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可以这么说,对于人的生存而言, “能力和本领”是生存的手段,而教养追求的是生存的境界。,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研 读 经 典,经典的力量,为什么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 怎样阅读经典才能获得教养?,为什么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经典凝聚了大

7、师们的思想成果,可以让读者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经典可以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经典的内涵广阔、丰盈,具有永放异彩的魅力。 经典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常读常新”。,作者在第七段,以自身的阅读经验特别强调了阅读经典,“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卡尔维诺(意大利),“常读常新”,学者王冶秋在一篇“读书随笔”中写到对阿Q正传阅读感受:,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 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 第二遍:才咂一点不是笑的成分; 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 第四遍:鄙

8、弃化为同情; 第五遍:同情化为深思的眼泪; 第六遍:阿Q还是阿Q; 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要和你“困觉”; 第八遍:合而为一; 第九遍:化为你的亲戚故旧; 第十遍:扩大到你的左邻右舍; 十一遍:扩大到全国; 十二遍:甚至扩大到洋人的国土; 十三遍:你觉得它是一面镜子; 十四遍:也许是报警器;,真正的经典,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怎样读经典,关于中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 中学生喜读的书籍,按先后排名分别为科幻小说、漫画读物、武侠小说、军事读物。 对于名著,随便翻翻、想看未看、几乎不读三种情况者分别占34.8%、27.8%、18.9%,认为名著是矿藏、乐此不疲者仅占9.6%。,作者强调要从深入

9、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么样的前提?,明确:个性和人格,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有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明确:不追求数量,而追求“爱的阅读”,追求心灵的获得,问题探讨:,第四段中,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明确: 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得。 以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所生气蓬勃,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怎样的建议。,明确: (1) 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

10、读吧! (2)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读杰作认真对待、花力气、下工夫,问题探讨:,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明确: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问题探讨:,文章第七段中,为什么强调作品要精读?,明确: 精读是深入经典作品其中的重要手段。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名人读书观,鲁迅: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朱熹: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1、。 陈景润: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契诃夫(俄):三个头脑:天生一个,从书中得来一个,从生活中得来一个。 刘向(西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秉烛夜游。,三法: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三种好学: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三个头脑: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名人读书观,苏霍姆斯基: 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像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经典作品推荐: 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经典,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钟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等,诗歌散文,如普希金的诗,泰戈尔的短诗、鲁迅的杂文、朱自清的散文等 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