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8155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课 蜀相课件2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 相 杜 甫,导学,八阵图 杜 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诸葛亮创制八阵图后声名更加卓著。,“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同时最后

2、一句“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败,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一、辨形注音 祠堂( ) 伺机( ) 开济( ) 柏森森( ) 沄沄( ) 锦官城( ) 黄鹂( ),二、词语释义 (1)锦官城外柏森森_ (2)三顾频烦天下计_ (3)两朝开济老臣心_,三、名句填空 (1)映阶碧草自春色,_。 (2)出师未捷身先死,_。 (3)戎马关山北,_。 (4)_,诗成泣鬼神。 (5)为人性僻耽佳句,_。,【自我校对】 一、c s j bi yn jn l

3、 二、(1)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2)多次 (3)开创 扶助 三、(1)隔叶黄鹂空好音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凭轩涕泗流 (4)笔落惊风雨 (5)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作家档案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住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为杜少陵。又因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杜工部。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

4、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

5、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二、背景回放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

6、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一、重点突破 1蜀相首联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思路】 最传神的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信步由之。它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深沉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

7、方。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思路】 颔联的诗眼应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8、? 【参考思路】 准确。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我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为了事业和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4全诗是如何联系自身,表达忧愤之情的? 【参考思路】 杜甫一生,是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与“残杯与冷羹,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

9、实的尖锐矛盾中度过的,对于历史上诸葛亮这位“伯仲伊尹”“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灭魏吞吴中兴汉室,很有感触;把诸葛亮、刘备君臣相遇和自己不为时用的境遇相比较,更生嗟惋忧愤。,二、疑难辨析 1分析颈联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参考思路】 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意十分丰富。既真实地展现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亮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用了浓重的笔墨着力点明。,2根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联回答下面的问题。

10、 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参考思路】 是指失败的英雄,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参考思路】 有,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

11、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地失落了。杜甫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杜甫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诗人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杜甫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一、文脉梳理,安静 荒凉 仰慕 痛惜,寻地点 看景色 忆故事 泪满襟,蜀相,二、意旨探微 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

12、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感情深沉 章法严密 蜀相不仅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还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 1章法严密,结构浑然一体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只见翠柏成林,郁郁葱葱,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首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颔联写到祠堂内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颈联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诸葛亮一生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这两句诗既有高超的文字技巧,又

13、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竟没有实现,“出师未捷身先死”,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惋惜之情。尾联作此痛心酸鼻之语,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振起全篇,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借景抒情,自然贴切无痕 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首联两句,记祠堂之所在,不是交代地理位置,而是寄寓吊古的急切心情;颔联二句,写祠堂荒凉之景,借“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3艺术完美,表达方式多样 一、二句紧扣诗题,三、四句直承上文,五、六句推开一层,七、八句收束全诗,做到

14、了“起、承、转、合”,形式完美。 短短的八句诗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通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4语言凝炼,用字生动传神 颈联两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作了高度概括,准确到位。杜甫的律诗对仗工整,用字精当传神,极富表现力,如诗中的“寻”“自”“空”等。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律诗知识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

15、少见。通常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8句完篇的律诗最常见,这种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偶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

16、甫在流离中到了成都,依靠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住了将近4年。写了240多首诗篇,如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杜甫草堂有一副对联: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 写给史铁生的信(节选) 张海迪 最早知道你的名字是读了你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那时我并不知道你也坐在轮椅上,后来还是听于蓝阿姨说你的腿有病,于蓝阿姨希望我写一部电影,她说你就在写电影,她说你很有才气,是陕西回来的知青。,我没问你是什么病,我不愿问起别人的病。我只以为你受了风寒,就像我们下乡那个地方的人,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病。我曾经用针灸给很多老乡治好了关节炎。 所以我想你也许很快就会好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