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7876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 生态 word版含答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课时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点点落实(一)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一过基础1理清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2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1)曲线分析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前提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无迁入、迁出现实状态:食物、空间有限;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有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有无无K值有K值(2)“S”型曲线的解读和分析图示解读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

2、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3)种群增长“S”型曲线中K/2的应用资源开发与利用:维持被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处,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不影响种群再生。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K/2处(若达到K/2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二过易错(1)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2016江苏卷,T10改编)()(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2015四川卷,T3C)()(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2015江苏卷,T9A)()(4)

3、某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逐渐降低()(5)“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增长曲线()(6)“J”型增长中,种群的年龄组成都是增长型,在“S”型增长中,当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7)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三过小题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甲、乙B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丁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甲大于乙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一定为增长型解析:选B由图可知,甲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表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表示性别比例,丁表示年龄组成。利用

4、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丙,通过性别比例失衡影响出生率,A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B正确;蚜虫活动范围小,个体小,调查其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甲大于乙时,如果年龄组成为衰退型,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数量也会减少,D错误。2已知某草原地区的多瓦夫兔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B种群数量达到K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1C种群数量达到K后,多瓦夫兔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变化D种群数量达到K后,该草原地区的群落结构不会发生变化解

5、析:选A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A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B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后,因为存在自然选择作用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该多瓦夫兔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C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后,即使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该草原地区的群落结构也会发生变化,D错误。3(2018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

6、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解析:选D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S型增长;林场中空间和资源有限,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产量有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点点落实(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一过基础1辨析群落的四种关系、三种曲线和两种结构(1)四种种间关系图示写出A、B、C、D四幅图中a与b的种间关系: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2)三种种间关系曲线写出图13表示的种间关系:图1:互利共生,图2:捕食,图3:竞争。(3)两种群落结构比较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

7、象分层现象常呈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阳光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2.比较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率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二过易错(1)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2015全国卷,T4A)()(2)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015海南卷,T22B

8、)()(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5)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6)群落演替中森林阶段对太阳能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7)所有的群落都可演替到森林阶段()三过小题1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B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变C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D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

9、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解析:选B土壤盐碱度会影响土壤中生物的分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A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B错误;种群之间往往会为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发生竞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C正确;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不同,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高于草本阶段,D正确。2(2019届高三齐鲁名校模拟)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

10、C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解析:选A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等差异,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形成的差异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错误;封山后山坡上很快会长满杂草,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后,先是形成灌木林,再经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更多的空间,最终蔚然成林,B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3(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某

11、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解析:选D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草本阶段的群落也存在垂直结构;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阶段与的沙丘上的植物种类并非完全不同;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所以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点点落实(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一过基础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1)生产者: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

12、物,为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图解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要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如图甲中箭头指的是摄入量,因为有箭头。没有箭头时,代表的是同化量。(2)图甲中代表的能量(摄入量)现存的兔子。图乙中W1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等于A1B1C1D1(B1为现存的量)。(3)某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两种表述方法同化量同化量(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理解碳循环及其过程(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

1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4把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二过易错(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2018海南卷,T21D)()(2)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2014江苏卷,T10C)()(3)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5)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高,食物网的结构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6)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

14、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三过小题1如图是某封闭型小型生态缸中3条食物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溞和绿藻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C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D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之和解析:选D图中水溞以绿藻为食,体现了水溞和绿藻的捕食关系,A正确;能量在不同营养级间流动时,均有消耗,从而表现为逐级递减,B正确;信息可以从水溞传递给鳑鲅,也可以从鳑鲅传递给水溞,从而体现信息传递的双向性,C正确;流经生态缸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缸内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的能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之和,D错误。2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甲乙丙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解析:选B由图分析可知,甲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乙丙;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