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7044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红对勾》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第12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word版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19491978年) 通史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概览总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政治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

2、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更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间,经过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在核研究、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考点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改革开

3、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的实现;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背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性质:临时宪法。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

5、民政府的施政方针。(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背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性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内容: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意义: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文化大革命”1原因(1)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2)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3)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2.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刘少奇等一系列冤假错案。二、改革开放

6、前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时代背景(1)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2)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3)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

7、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1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大,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受公民文化素质不高的制约;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不长,缺乏经验;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2)影响:政治民主化毕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中国

8、共产党和人民的长期努力,民主政治制度将不断完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主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强烈;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它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的不同(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维护独立和主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9、,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时段战略表现20世纪50年代联合苏联 “一边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20世纪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面对两个超级大国都与中国为敌的不利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中间地带”包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20世

10、纪70年代“一条线” “一大片”面对苏联的威胁,提出实施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调整对美政策,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着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力求通过谈判消除苏联严重威胁。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其中积极维护正义事业【典例1】(2017江苏单科)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题

11、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20世纪50年代二看关键信息: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接受上述原则缓和紧张局势三看答题方向: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什么选项排查选项判断理由设障方法查错补短A()万隆会议主要是解决亚非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与题干不符的事件因基础不牢而误选。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阅读材料可知,其中的“上述原则”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国家,如能遵照“上述原则”办事,则有利于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由此判断,“上述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日内瓦会议是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提出与题干不符

12、的事件因基础不牢而误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并未涉及两国总理的声明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中苏之间签订的互助条约张冠李戴因基础不牢而误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当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历史追问据上题思考,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因素有哪些?提示: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国际环境;国家利益;等等。练习1(2018新课标全国卷)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C)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

13、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 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C项正确。A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D项。练习2(2018北京卷)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

14、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解析:由材料信息“抗美援朝”“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无法解决”“美国同意和谈”可知,朝鲜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愿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会谈,A项正确。B项史实错误,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的冷战对峙持续至苏联解体,排除;C项史实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

15、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合法席位,排除;D项史实错误,和约并未实现朝鲜半岛的统一,排除。私营商业在全国商品中的经营比重,已由1950年的55.6%降为1952年的37.1%。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应当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和地方的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有通过宪法和国家建设计划。1952年斯大林对刘少奇说:“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工农群众宣传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人口普查、选民登记。选出了各级人民代表。在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金冲及著作整理【问题设置】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原因。评析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意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