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270117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污染的严重性尤为突出,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中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全国有10个省区人均水资源不足1 000 m3。(人均水资源不足1 000 m3为贫水国家,不足500 m3为绝对贫水国家)。中国被联合国列为水资源紧缺国家,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仅20XX年,全国淡水的取用量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的倍。据统计,中国目前缺水总量约为400亿

2、m3,每年受旱面积200260 km2,影响粮食产量150200亿kg,影响工业产值2 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 000万的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4%, 但水资源却占了81%, 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数的1 /3; 北方人口占46% , 水资源只有19%, 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60% 以上, 北方黄河等地区人均水资源仅为500m3。由于自然生态破坏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 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 而南方水资源却进一步增加, 这种趋势在最近20年来尤其明显,

3、 这就更加重了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用水逐年增长, 水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 自1949) 20XX年, 全国用水量增加了4 000多亿m3,大约每10 年增加1 000 亿m3, 年平均增加约为100亿m3。1980年以后, 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 但年平均增长量仍为62亿m3 左右。农田灌溉多沿用传统方式, 灌溉利用系数在0. 45左右, 至少有一半的水被浪费。工业用水利用率也很低, 发达国家的万元GDP 用水量一般在50 m3,而中国的万元GDP用水量却在730 m3。水质不容乐观, 20XX年, 中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36. 8亿,t 其中工业废水为240. 2亿,t 占排放总

4、量的44. 7% 。废水排放居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化工、电力和纺织, 这四个行业排放的废水占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53. 9%。表1列出了1991) 1998年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变化趋势。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导致水体污染相当严重。20XX年,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 有28% 的断面为最劣等水质。20XX年, 全国有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0的现象。部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过高, 也加剧了水污染趋势的恶化。据520XX年中国水资源公报6, 淮河的开发利用率为54% , 黄河为60. 9% , 海

5、河却高达74. 9%。过度开发导致这些河流在枯水期基本没有生态流量, 大大降低了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20XX年, 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的事故1 406起, 其中水污染事故就有693起, 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的49. 2%。20XX年, 又有842 起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3 亿元。这些数字只是人们为水污染付出代价中的冰山一角。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5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6, 20XX年全国因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在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 200多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 。水污染不仅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 更是直

6、接危害了百姓的饮用水安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XX年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5. 9亿,t 其中不达标水量4. 4亿,t 占总量的27. 7% 。农村的状况就更为严重, 据中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44. 36% 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标准。全国仍有3亿多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达标, 其中因水污染造成9 000多万人饮用水不安全。2 国外对水污染的治理以色列把水资源与石油资源同等对待, 作为战略资源, 他们在沙漠地带搞起了节水型农业, 高科技生产蔬菜水果, 大量出口欧洲, 被称作/ 欧洲的厨房。英国对泰晤士河的治理。到20世纪50年代末, 泰晤士河

7、水质被严重恶化, 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 死河。英国历届政府推出了许多治理措施, 经过约150 年的治理, 泰晤士河如今已成为欧洲20条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自从1850年起, 英国在这条河修建城市下水道、作治污准备, 到1950年建成污水处理厂, 至20XX年出现大马哈鱼回归。在以后50年共投入治理资金300亿英镑,显现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艰辛。英国治理水体污染的经验主要有四条。( 1)修建下水道: 伦敦下水道系统于1874年全面投入使用, 整个系统包括三条与泰晤士河平行的下水道。( 2)加强污水处理: 伦敦对泰晤士河水质实施监控并加强污水处理。20 世纪初, 伦敦建设了数百座污水处理厂,

8、 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极大地提高了饮用水的供给质量。( 3)严格控制取水: 英国政府于1963年颁布了5水资源法6, 并依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 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的许可证制度。英国从1973年颁布新5水资源法6开始, 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流域管理的模式。约有1 600个独立的与水资源有关的机构, 这些管理机构被划分为10个地区, 负责处理与水有关的事宜, 包括供水、废水处理以及对河流的整治等。( 4)统一管理: 20世纪后期, 英国对水的供给和管理行业实行私有化。伦敦的水供给和污水处理全由泰晤士水务公司统一负责, 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瑞士的治水: 净化处理/ 滴水不漏0, 苏黎世

9、是瑞士的第一大城市, 是重要的工业城市。30多年前的瑞士, 包括苏黎世湖和利马特河在内的许多河流湖泊, 也曾受到严重污染, 生活环境急剧恶化, 后来建立了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致使现在的利马特河清澈见底。3 中国水污染的治理中国的水污染治理与国外相比, 更为艰辛和困难。1972年, 周恩来总理批准成立的官厅水库水污染治理办公室, 可以看作为中国水污染治理的起步标志。1989年, 第一次水污染防治大会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 提出了水域分类管理、污染源分级控制、划分水环境功能区、发放排污许可证等一系列对策, 大大强化了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手段。1995年, 以治理淮河为动员令, 向污染宣战,中

10、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以及渤海, 成为/ 332110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这几个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只是初见成效, 离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路程。20XX年, 为使中国跨世纪工程, 南水北调项目发挥综合效益, 确定东线治污、东西中三线的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的任务, 把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即让治污为重点工程开路, 并融入重点工程的建设计划, 实现/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20XX年, 在进入中国水污染治理30 年之际,小康社会、/ 三个代表0的伟大思想, 统帅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要有环境目标、注重国家环境安全等现代理念,

11、揭示出新世纪治污工程应包容更多的生态保护以及与以人为本的内涵。20XX年, 国家环保部门为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使SO2 和COD的排放量得到控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 要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在水治理方面, 要确保20XX 年COD 排放量比20XX 年下降5%。其中工程减排方面, 要求该年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 200万,t 20XX、20XX年两年, 36个大中城市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和处理。20XX年, 5水污染防治法6针对/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低0的问题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新法, 综合运用了多种行政处罚手段, 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水污

12、染的违法成本, 增强了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4 中国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 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水污染。尽管近二三十年来, 中国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水质标准和法律法规, 但没有把水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条件,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综合考虑, 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 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也对全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治理力度。( 1)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由于经济和法制的滞后,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以健全法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为主, 经济处罚为辅。19

13、96年, 全国人大对5水污染防治法6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5水污染防治法6集中体现了中国水污染防治, 由分散治理为主, 转向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全过程控制、清洁生产, 由单一的浓度控制, 转向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相结合, 由区域管理为主, 转向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国务院规定, 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 对新建企业实行三同时制度, 这为进一步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监督管理和强化执法,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最终实现水体变清,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 要避免将水环境整

14、治工作同行政强制措施完全等同起来。要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设施的的运行管理和监督,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在整治的过程中, 要更多地采用经济手段, 调动排污单位的内部积极性, 完善政策, 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综合治理, 成为企业主动、自发、自愿的行为。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行政强制执行的费用, 而且可以减少以至杜绝企业弄虚作假、追求形式上的达标和保留实质上污染行为的发生, 从而有效地提高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 2)工程保障措施。必须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 污水处理理应包括污水收集和输送。中国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只有1

15、 /3运行是正常的, 1 /3运行不正常, 而另1 /3停产不运行。不少城市污水处理厂有钱建得起, 却无钱维持正常运行, 一些中小城市建成的活性污泥处理厂更是如此, 除资金缺乏外, 操作运行和管理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低, 难以掌握和操作技术复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只建污水处理厂而没有相应的管网收集系统, 不是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建设不善, 只能半负荷运行, 一方面造成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 造成了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 所以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与输送系统, 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要确定合理的规模, 对污水处理厂究竟建多大规模, 要有长远考虑和统筹安排,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现在和

16、将来的污水处理量, 作为指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根据不同的地方, 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由于水量、水质不同, 排放标准也不一定一样, 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工艺。目前,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大多采用一级处理及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其基建费用一般在500 700 元/m3。经常性的费用在0. 1 0. 2元/ m3范围内, 比较适合于污水排放量不大或环境容量较大、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 二级处理及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比较理想, 这类污水处理工艺通常以活性污泥法居多。氧化沟因其处理效果好、性能稳定, 便于管理, 在二级处理中被广为采用。( 3)技术保障措施。依靠科技, 加快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启动一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推进减排技术的研发, 依靠技术进步和先进管理来获取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的高效率、高水平、低成本和高效益。开发切实可行、有效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