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6259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2018中考化学 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 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课件 新人教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五 综合应用题,专题解读,综合应用题是河南省中招考试的特色题型,常会涉及46小问,近8年考查分值为10或12分。整体来看可以将综合应用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多题型类综合应用题(2015、2014、2011、2008年);一类是实验探究类综合应用题(2013、2012、2010、2009年),其中常涉及的实验探究有物质性质探究、物质成分探究、物质变质探究。一般的考查方式是以一条或两条主线贯穿整个题,涵盖选择、填空、简答、计算等多种题型,且各题型之间关联性不大,相对独立。,综合应用题中计算的部分常涉及的类型有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015、2014、2013、2012年)

2、,含有杂质的不纯物质的计算(2011年),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010、2009年)。现将考查中涉及的主线知识点具体分析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河南中招综合应用题有一定的 重复性和创新性,且主线主要集中在碳、金属和酸碱盐等相关知识。另外,按照单元知识点,主线知识还可能设题的有:氧气的制取和催化剂、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条件的探究等。,专题分类集训,【解题指导】 题目较大,排除恐惧心理,一般各个小题之间相互独立,允许个别小题不会做,但不影响其他题目的得分。因此可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即仔细阅读,总览全题之后,再依次加以解决,解答问题时要注意紧扣主题,切忌答非所问,最后涉及的计算往往难度不大,注意格式的

3、规范性,细心解答即可。完成初步答案后,重新梳理检查,对个别不会、空缺的题目再加以思考。,【答题规范】 1.解答计算题要注意过程,不能省去一些必需的步骤,如不能缺少解设和答。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时会给出,有时不给出,不论哪种情况一定要书写正确,化学方程式错误将丢失后面所有的分数。 3.相对分子质量、比例式、计算结果要准确,否则会引起连环出错。4.计算结果除不尽,要注意题中“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位”等字样。,类型一 多题型类综合应用题 (14说明与检测题型示例)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 积的70。 (1)

4、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 进入_ _ _。,烧杯,集气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作出猜想】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的化合价是_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_。,21,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3,置换反应,(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

5、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_ _ (写出一点即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燃烧也可以是置换 反应),(4)24 g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Mg+CO2 C+2MgO 48 80 24 g x x=40 g 答:24 g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生成40 g氧化镁。,3. (14说明与检测题型示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在装置C中,通过分液漏斗活塞的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1)利用装置C可制取的气体有哪些?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答出两种气体)。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的正

6、确连接顺序是_ _(填导管口的字母)。,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任两个即可);2H2O2 2H2O+O2、CaCO3+2HCl CaCl2+H2O+CO2、Zn+H2SO4 ZnSO4+H2(与上空对应写两个即可),cefg (或cefg),(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甲烷(CH4)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 (填字母代号)。如果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 (填“a”或“b”) 端管口通入。,B、F,b,(4)某同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 时,反应前称得混合物的

7、质量为197 g,反应一段时 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49 g,试计算:已参 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解: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197 g-149 g=48 g 设已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x 245 96 x 48 g x122.5 g 答:已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 g。,5. (15新乡模拟)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在我市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抽到的化学实验题目是“配制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在该实验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_。 烧杯 B. 玻璃棒 C. 量筒 D. 蒸发皿 【解析】(1)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需使

8、用托盘天平称量溶质氯化钠质量,使用量筒量取溶剂水的体积,需在烧杯中溶解,并使用玻璃棒搅拌,无需使用蒸发皿,故选D。,D,(2)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性质时所做的实验。 A中的实验现象为铜片_ _。 要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 实验是_。 开始反应时D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 。,Fe2O3+3H2SO4 Fe2(SO4)3+3H2O,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物质,溶 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AB,【解析】(2)铜比银活泼,铜能将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A中现象为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实验A可证明铜比银活泼、实

9、验B可证明铁比铜活泼,综合实验A、B可确定铁、铜、银活动性顺序,故选AB; 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根据实验D中物质分析,可能铁片表面有一层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和水,硫酸铁溶液显黄色,导致开始反应时D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反应为Fe2O3+3H2SO4 Fe2(SO4)3+3H2O。,(3)某化学兴趣小组想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O、CO2,设计了如下实验: 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时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B装置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 实验中,使气体自左向右流动,为了证明三种气体是否存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假设药品足量,每种装置使用一次) _。,无水

10、硫酸铜变蓝,CO+CuO Cu+CO2,BCA,【解析】(3)根据实验目的确定B用来证明水蒸气的存在、C用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进一步分析可知A用来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说明硬质玻璃管中物质为金属氧化物,根据A中反应条件是加热,推测硬质玻璃管中物质是氧化铜,A中反应为CO+CuO Cu+CO2;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结合题干信息“证明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可知,B中现象可能为无水硫酸铜变蓝;,根据各实验步骤的作用,结合题干要求“每种装置使用一次”分析,如果先检验一氧化碳再检验二氧化碳,则A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对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应先检验二氧化碳再检验一氧化碳,即将A排在C

11、后面;如果先检验二氧化碳再检验水蒸气,则从装置C中带出的水蒸气会对原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应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二氧化碳,即将B排在C前面,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CA。,(4)工业纯碱中含有氯化钠。小明取55 g工业纯碱,加入269.5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 g二氧化碳。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 g,x=53 g y=58.5 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

12、2015河南模拟)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初中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光合作用,【解析】(1)自然界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2)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则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解析】(2)由题中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12.01,(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碳元素,其中甲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乙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丙、丁是无色无味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

13、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丁的名称为_;丙转化为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CO2+Ca(OH)2 CaCO3+H2O,一氧化碳,【解析】(3)甲是难溶于水的含碳的白色固体,所以甲是碳酸钙;乙是黑色的固体且含有碳元素,所以乙是碳单质;因为乙和甲都能生成丙,所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含碳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丁是一氧化碳。,(4)如图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其气密性良好。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盐酸,烧杯a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b中盛有石灰石。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实验操作中滴加液体的先后顺序如何?,先滴加稀盐酸后滴水,【解析】(4) 要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

14、是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小花变色,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小花变色,要先滴入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色,再滴入水,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使紫色小花变红,所以顺序是先滴入稀盐酸再滴入水;,若甲中的液体是水,且挤出后观察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若该现象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则烧杯a中的固体可能是什么物质?若该现象是由发生化合反应而引起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 Ca(OH)2,氢氧化钠,【解析】(4)气球鼓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甲滴管中的水加入到烧杯a中,物质溶于水放热,使气球鼓起来;二是甲滴管中的水与烧杯a中物质反应放出热量,使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使气球鼓起来。若该现象是物理变化引起的,即物质溶于水放热,遇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氢氧化钠等,但a中物质是固体所以是氢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生石灰,发生的反应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5)实验室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现取该固体样品10 g,加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