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5415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05 渗透装置实验课件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渗透装置实验,1.热点透析,2.典例剖析,3.规律方法,4.跟踪训练,5.真题演练,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一、热点透析,1.热点透析,1. 渗透装置实验的过程,2. 渗透装置实验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注意:两溶液的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M,N,2. 渗透装置实验的应用,(2)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碘液,淀粉,思考:可能的现象和结论是什么?,二、典例剖析,2. 典例剖析,由于溶液S浓度高于溶液R,所以U形管内达到平衡时,右侧较高。此时两侧液面造成的压强差与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对水分通过半透膜的作用相等,水分进出平衡。 答案:B,解析,导析,半透膜,R S,开始时,平衡时,

2、解析,因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图甲中的水柱a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将静止;因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故图乙漏斗内液体先表现吸水,水柱b上升,因葡萄糖的外渗,当漏斗内溶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漏斗内液体又表现为失水,水柱b下降。 答案:D,请点击框选的选择项,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葡萄糖能够通过半透膜,三、规律方法,3.规律方法,渗透作用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渗透装置两条件,水分过膜梯度行, 成熟植胞也具备,半透膜是原生质层, 质壁分离或复原,全由两侧浓度定 , 跨膜运输三类型,自由、协助和主动, 自由、协助高到低,主动运输可逆行, 主动协助需载体,主动运输还耗能; 胞吞、胞吐非跨膜,不需载体需耗能, 大

3、分子颗粒来进出,全靠膜的流动性。,有关渗透作用的“3”个易错点,(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2)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 (3)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绝对相等。,四、跟踪训练,4.跟踪训练,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 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 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 面。实验开始后,长颈 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解析 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答案 B,某同学做了

4、如图实验,甲中液面持续上升,乙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请判断物质通过 半透膜的情况 ( )。 A淀粉不能通过,葡萄糖能通过 B淀粉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 C淀粉能通过,葡萄糖能通过 D淀粉不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解析 实验甲中液面持续上升,说明漏斗内溶液浓度始终大于烧杯内,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乙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说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 答案 A,清水,淀粉,半透膜,清水,葡萄糖,半透膜,甲,乙,五、真题演练,5.真题演练,(2013江苏单科,27)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 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 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 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 关系为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 胞中的_,两者在物质透过 功能上的差异是 。,解析 (1)由于渗透平衡后漏斗内液面高,再结合液体压强原理,说明此时S1的浓度高;(2)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层半透膜;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主动运输细胞需要吸收或排出的物质,而半透膜不具有生物活性。,导析,半透膜,S1 S2,高度差 导 致,浓 度 差导 致,S1S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运输(转运)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