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52995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18年高中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说课比赛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生物二轮复习,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高考要求及考 点分布,高考命题趋势,学情分析,训练题设计,一.高考命题趋势,一.高考命题趋势,一.高考命题趋势,考纲直击,考向瞭望,二.高考要求及考点分布,三.学情分析,1、学生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 的一知半解的水平上。 2、学生对本专题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把握不准。 3、学生审题不严,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语言表述不到位、答题不规范,踩不准得分点。,四.复习方法,1.分层教学,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和组合。,2.重视成熟的复习方法与模式,把对应的课本内容梳理一遍,分清主次,突出主干即回归课本(书要越读越少,越读越精). 把一轮复习中已经做过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提炼出来,尤其是经常出错的基础题、能力题要进行“温故知新”,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解题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即回归练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五.学法指导,对照考纲,回顾 本专题相关知识点,看哪些知识点相对较生疏,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记忆,构建知识网络图,可以采用核心辐射法、穿线成珠法 、归类比较法、实验巩固法、点链网模式等方法来构建,归类列表比较,可以将易混淆的问题变清晰,一目了然,2、知识 的梳理,3、归类 比较,1、基础知 识记忆,不断

3、强化法,准备错题本,记录典例和常错题,4、错题重做 与错因分析,1.课时设计,课时:3,第1课时:减数分裂、动物配子的形 成过程、动物的受精过程,第2课时: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 程、DNA分子结构、基因的 概念、DNA分子的复制、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3课时:习题课,六、复习课设计,2.课型设计与实施方案,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络,同时又突出主干与重点。,不讲:超纲的、学生会的、重复的内容,2)习题课,当讲:学生疑惑、思维方法、分析过程,原则是“讲其当讲,练其必练”,避免无意义的重复。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试卷评讲课的主要目的是纠错,解疑,归纳 和总结,功能是发现知

4、识的断点、盲区,从 而做到查漏补缺。,3)试卷评讲课,纠正错误一针见血,解决疑惑一语中的,归纳拓展举一反三,4.复习重难点及突破策略,减数分裂知识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它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必须复习好减数分裂的内容。可从细胞的变化、识图与绘图、DNA与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等方面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进而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总之,内化知识、系统归纳、编织成网,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遗传的分子基础,以”中心法则”为主线, 从DNA( 基因)RNA蛋白质( 性状),联系 DNA结构与复制、染色体与基因有关内容进行

5、重点复习。,典例1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过程发生了4次DNA复制,而细胞却分裂了5次 B图中的CD段和OP段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C图中L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 DE点时将核DNA用放射性标记,到IJ段有12 DNA具放射性,C,1,2,3,4,5、 高考真题实例,典例2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同一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I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均参与受精作用, 图I、细胞可同时出现在同一器官中 B若图I细胞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 则此图一定表示次级精

6、母细胞 C图I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内可 发生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变异 D若基因为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为b, 则b是由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所致,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无:减数第二次分裂,有,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无:有丝分裂,有:减数第一次分裂,以不变的规律应对多变的考题,细胞分裂图像与坐标曲线图的识别,C,七.训练题设计,主干知识、重难点知识是我们训练的侧重点,同时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2.题型设计,训练题型设计与高考接轨,采取“6+5”的模式,有利于锻炼考生对高考的适应能力。,1.内容设计,平时训练难度应高于高考是我们的一贯共

7、识,同时“限时训练”也是提升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3.难度设计,现在的高考试题,正在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重视对能力的考察,因此加强图文转换、信息提取与处理、实验设计、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等多方面能力的训练是我们训练题设计的出发点之一。,生物专题训练,12015安徽淮北一模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利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与此实验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B噬菌体和其宿主细胞中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保温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 D若1

8、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产生了100个子代噬菌体,则子代中含32P的与不含32P的噬菌体比例为199 答案B 解析 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和其宿主细胞都不是真核生物,它们的基因遗传均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射性本来就应该集中在上清液中,故长时间保温不会对上清液的放射性产生影响;若1个DNA双链均被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产生了100个子代噬菌体,则子代中含32P的与不含32P的噬菌体的比例为298,故选B项,22015山东枣庄期末 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中,碱基互补配对的

9、方式完全相同 B基因是D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RNA病毒中不携带遗传信息 C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Y、Y D一个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不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进行复制,若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占1/8,则含31P的DNA分子占7/8 答案C 解析 基因的转录中存在T与A互补配对,翻译中U与A互补配对,A项错误。DNA分子中分布有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RNA病毒中的RNA携带遗传信息,B项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aXb的

10、精子,可推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等位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并且同时移向同一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故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aXb、Y、Y,C项正确。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DNA分子中都含31P,D项错误。,3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动物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若是X染色体,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 C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为另一个染色体组 D若上有A基因,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

11、强 B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C减数分裂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5【原创题】下表汇总了人体内部分细胞所发生的四个生理过程及其对应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描述。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理过程甲可对应细胞增殖方式减数分裂,该过程仅四分体时期会发生基因重组 B.生理过程乙能够体现细胞膜的功能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该功能主要与膜上的糖脂有关 C生理过程丙对应的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复制1次,有的基因可转录多次 D生理过程丁对应的细胞生命历程为细胞分化,基因表达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6(2015山东潍坊月考)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50%、25% B25%、25% C100%、50% D10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