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9465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七 第49讲 专题小结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课标版 历史 第49讲 专题小结,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一、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二、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三、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特点、代表作品,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组合型选择题是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类试题具有角 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特点,每年高考选择题中,该类试题都是得 分率较低的一种。 排除法是

2、准确判断组合型历史选择题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 如下: (1)排“错”法:只要能够确定一个错误题肢,就可以把凡是有该题肢的 选项排除,往往一步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学科能力提升,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2)排“异”法:即排除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 (3)自相矛盾排除法:备选的题肢存在表述相互矛盾的,排除同时含有相 互矛盾备选题肢的组合题肢,然后判断两个表述矛盾的备选题肢哪一个 正确,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典题例证 (2014山东文登二模,21)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 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 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

3、科学这一不断自 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 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 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现象 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A. B. C. D. 解析 本题是组合型试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题干中“科学这一不断自 我纠错的特性”表明前后理论之间有一定联系,而万有引力定律与电磁感 应现象没有前后联系,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 答案 C,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跟踪训练 1.凯恩斯认为牛顿既是一个科学巨匠,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此评价说明 ( ) 牛顿具有为科学

4、而奋斗的品质 牛顿不只是一个科学家 牛顿信仰宗教 牛顿已从一个科学家转变为一个宗教狂 A. B. C. D. 答案 B 本题要求准确提取和理解材料的有效信息,并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牛顿“是一个科学巨匠”,体现了他为科学而奋斗的品质,正确。 “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反映了牛顿的第二个身份,因此正确。 强调牛顿变为一个宗教狂,否认他是一个科学家,与凯恩斯的评价不符,排除。故B项正确。,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2.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人文动力是 ( ) 冲破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理性主义的熏陶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 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A. B. C. D. 答案 B

5、 题干关键信息是“人文动力”, 都是人文因素, 中的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经济因素,不是人文因素,排除。,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论从史出”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 【方法阐释】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 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 后的历史事实。因此,根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 【运用感悟】 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一般来说,史料愈丰富,人们对历 史的认识就愈全面。史料愈原始、可靠,愈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任 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 史料必须真实可靠。高考中不需要考生再

6、去搜集史料,只需要对试卷中的 史料加以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观点加以 论证即可。,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典题例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 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 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 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 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 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

7、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 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 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 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 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 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 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8、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 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 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 因。 解析 (1)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天工开物即是其中 的代表作之一。从材料一信息“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 入手,联系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特征回答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回忆教材 知识,结合牛顿“钻研科学”,在前人科技成果基础上取得重大突破等知识

9、回答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从二人所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二人的活动概 况分析“出现的背景”。(2)可以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状况和17世纪英国 社会状况入手,联系当时中西方经济生产方式、文化政策、思想观念等方 面的不同特征分析回答。,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 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科举功名、轻视农业和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 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

10、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 方法。,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跟踪训练 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届颁发,已历经百年。探究其历史,有利于我们从一个 独特的视角认识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诺贝尔自然类奖(包括物理、化学、医学和生理学奖),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数据来源:诺贝尔奖百年大典等,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1)分别说出上面图片中两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获奖理由。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说明上面表格所反映的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主题二 诺贝尔经济学奖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

11、人怀疑如果 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 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 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 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2)据材料概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 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题三 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 平

12、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的遗嘱 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结果于10月12日正式揭晓。欧盟因“60多年来为 欧洲和平、和谐、民主和人权等方面的进步作出的贡献”摘获这一奖项。 欧盟议会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对获奖表示“感动和荣幸”。,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获奖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内的6位欧盟成员国领 导人拒绝出席颁奖仪式。深受欧债危机影响的希腊、西班牙等国一些民 众甚至感到愤怒,认定这分明是对自己国家和欧盟现状的讽刺。 据新华国际时评等 (3)欧盟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吗?结合历史与现实,简要论证自己的观 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简

13、洁清晰),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答案 (1)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普朗克创立量子论。 四国获奖比例一直占总数的60%以上,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长期拥有世界 科技优势;20世纪初期德国占优势,中后期美国后来居上,反映美国取代德 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多人分享诺贝尔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映现代科技 合作趋势的加强。 (2)核心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增强市场自由度。 授奖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 胀”困境;在解决危机方面,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预)效力大减;弗里德曼的 经济理论(或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的困境提供了新 思路。 (3)可任意选择一种态度加以论证。(答案略),知识系统构建 学科能力提升,解析 第(1)问考查20世纪的科学技术,“获奖理由”依据所学即可回答, “趋势”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即可归纳,可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来 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76年”可知,此时资本主义世界 的经济思想逐渐由凯恩斯主义过渡到“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货币学 派的理论主张盛行。据此,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试题,言之 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