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842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7课时)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必修3)(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标版 政治,1.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 植根于优秀 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支撑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 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火炬,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 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

2、义 (1)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 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 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 本质上是一致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 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 、鲜明的 和先进性。,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性,时代性,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措施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a.能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b.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 c.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d.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e.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 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主心骨” 是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e.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优良传统,改革创新,1.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4、( ) 答案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的内涵是永恒不变的。 ( ) 答案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3.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 答案 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4.弘扬民族精神要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 ) 答案 弘扬民族精神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考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基本内涵之间的关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民族精 神的各个方面。,(2)全面认识爱国

5、主义,名师点睛 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2.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典例1 2015课标,39(2),10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 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 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 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 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 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 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

6、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 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 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答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3分)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2分)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2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 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3分) 解析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题,首先应答出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和作

7、用是什么;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 争时期的具体体现;最后得出结论,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方法技巧 民族精神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变式训练1 (2015安徽文综,7,4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 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 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答案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体现了时不我待、自 强不息的精神,故选A。B是强调加强自我修养,C是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 的人,D是强调为政者要顺民心,故B、C、D均不选。 变式训练2 (2016江西南昌一中质检

8、)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 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 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 )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 B. C. D.,答案 B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已有之,故的说法错误。 的说法错误。通过不同时代的歌曲,可见不同时代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故 正确。歌曲是爱国主义情怀表达的形式,爱国主义情怀是共同表达的内容, 故正

9、确。 变式训练3 (2016吉林长春质检)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 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魅力。对陌 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 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 ) 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B. C. D. 答案 D 此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雷锋精神阐述了平凡道德的社会 价值,排除。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排除。 雷锋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10、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故正确。 雷锋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故正 确。,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措施,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 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 发展强基固本。 名师点睛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3)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理论体系这一 “主心骨”的作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5)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 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典例2 (2013四川文综,6,4分)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 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 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 ) 在不同历史

12、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B. C. D.,答案 D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国家理念”“民族情怀”“坚 韧品格”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理念”“民族情怀”“坚 韧品格”“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的精神支柱,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 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变式训练4 (2016安徽合肥模拟)“安徽精神”就是安徽人在不断奋进的 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思想结晶,铸就的特质和烙印。“安徽精神”可概括为 “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甘于奉献、和谐奋进”。新时期要想弘扬和发 展“敢为人先”的“安徽精神”,我们必须 ( ) A.抛弃传统文化的影响 B.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C.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D.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答案 C 此题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如果错误理解弘扬民族精神 的措施,容易错选D。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 展,排除A。必须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排除B。必须坚持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排除D。新时期弘扬和发展“安徽 精神”必须为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故答案为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