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838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加试特训(七)课件 浙科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试特训(七),1,2,3,4,5,6,1.欲进行小鼠肝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生体积和数量变化的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细胞悬液(用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3%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若干支、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具有测距功能)等。 (要求与说明:对NaCl溶液的具体稀释过程、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不考虑细胞体积变化对计数的影响。绘制曲线时的细胞体积指细胞的平均体积。),1,2,3,4,5,6,答案,请回答: (1)实验思路: _ 。 _。 _ _。 _。,取试管若干支,将质

2、量分数为1.3%NaCl溶液由高到低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向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肝细胞悬液,放置一定时间,取各试管中的肝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数并测量细胞直径,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2,3,4,5,6,答案,(2)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系中,绘制细胞体积和细胞数量变化示意曲线):,答案 如图,1,2,3,4,5,6,答案,(3)分析与讨论: 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与细胞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什么? _。 基于上述实验,怎样才能用肝细胞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 _。,NaCl溶液浓度大于0.9%时,细胞体积变小,原因是细胞失水

3、皱缩。细胞数量不变,原因是细胞仍完整,将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然后进行离心等处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细胞膜,1,2,3,4,5,6,2.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

4、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1,2,3,4,5,6,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解析,答案,1,2,3,4,5,6,解析,1,2,3,4,5,6,答案 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1,2,3,4,5,6,(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 _。,解析 因为实验材料是捣毁脑的脊蛙,若两个实验都没有发生屈腿反应,则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若两个实验都发生了屈腿反应,则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为了进一步验证,应该加上第项损毁脊髓的对照实验。,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后肢的趾端,

5、观察是否屈腿,解析答案,3.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L天冬酰胺酶 淋巴瘤细胞;,1,2,3,4,5,6,对照组:培养基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1,2,3,4,5,6,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解析 实验的目的

6、是验证L天冬酰胺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实验组加入了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应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正常细胞,即:培养基 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解析答案,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特性;表中应为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 _。,1,2,3,4,5,6,专一性,抑制,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解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肿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天冬酰胺,体内已有的天冬酰胺会被L天冬酰胺酶分解,而正常细胞中的天冬酰胺尽管会被酶分解,但自身能够继续产生天冬酰胺,故含量正常。,解析答案,(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1,

7、2,3,4,5,6,解析 外源性L天冬酰胺酶会被免疫系统当作抗原进行处理,多次注射后发生免疫反应,L天冬酰胺酶被免疫系统处理失活,疗效降低;L天冬酰胺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若口服的话会被消化系统消化分解成氨基酸,从而丧失其功能。,免疫(拮抗),酶被分解失活,解析答案,(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1,2,3,4,5,6,解析 作为人体肿瘤康复治疗的药物是既不损伤机体又达到疗效,宗旨就是只专一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负面影响。,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解析答案,4.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

8、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3,4,5,6,1,2,3,4,5,6,1,2,3,4,5,6,(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_。实验乙、丁中Y为_,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_。,解析 分离细胞器一般用差速离心法;叶绿体离开细胞后需放在细胞等渗溶液中才能维持正常形态,因而Y为细胞等渗溶液,配制M溶液应用细胞等渗溶液。,差速离心法,细胞等渗溶液2 mL,维持叶绿体的形态,解析答案,1,2,3,4,5,6,(2)DCPIP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_。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_。因未通入CO2,碳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_

9、,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解析 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光反应的产物中有还原氢(NADPH),还原氢与DCPIP反应使之被还原变成无色;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氧气,产生的部位是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即类囊体膜;因未通入CO2,碳反应阶段无法进行,也不能为光反应阶段提供ADP和Pi,气泡不能持续产生。,NADPH,类囊体膜,ADP和Pi,解析答案,1,2,3,4,5,6,(3)本实验的结论有: _; _。,解析 甲组和乙组对照、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物质M能促进光反应产生更多的还原氢使DCPIP褪色更快;甲组和丙组、乙组和丁组对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强度增大促进光反应产生更多的还

10、原氢,使DCPIP褪色更快。,物质M能促进光反应,一定范围内,光强度增大促进光反应,解析答案,5.藜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藜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的藜种子,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片叶。,1,2,3,4,5,6,第二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藜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11、(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 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 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 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 性蛋白产生量。 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1,2,3,4,5,6,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是_ _(至少写两个)。,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由题目所给实验第二步可知,该实验中自变量为PEG的浓度;由第三步可知,因变量是叶片细胞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其他无关变量包括叶片的数量和大小,幼苗的数量、叶片部位、塑料盒的大小等。,PEG的浓度,的数量和大小、幼苗的数量等(答案合理即可),时间、叶片,(2)用含有等量5%

12、、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_。,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因为土壤中含有很多未知的物质,为了遵循生物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防止土壤中的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所以采用不同浓度的PEG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防止土壤中的物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实验步骤_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 _。,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纵观整个实验,实验步骤二在设置对照组的时候,没有设置不含PEG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缺乏说服力。,二,没有设置不含PEG的培养液作,为对照,(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

13、通过影响_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生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藜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_,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干旱对藜干旱诱导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由此推测PEG是通过影响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增加可溶性蛋白的产生量的。可溶性蛋白可增加细胞液中的溶质颗粒,从而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水的能力。,干旱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5)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产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藜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_受抑制,影响细胞代谢。,1,2,3,4,5,6,解析答案,解析 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的产生量下降,原因可能是藜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受抑制,影响了细胞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