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441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基 础,第一节 古诗文背诵默写,考纲解析,中考命题规律,1. 识记古诗文名句,是历年中考试题中的重要内容。 2. 对背诵默写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我国古代名人及其著作、诗文中那些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且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的句子。每年中考都会出5道小题,采用默写填空的题型考查学生对中国名言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3. 近几年关于这一部分的考查在内容和形式上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内容上主要以古代诗歌为主,也有一句考查文言文的默写。 4. 在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连句填充类、理解默写类、迁移运用类、综合积累类等。,考纲规定要考查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篇目,一、文言文(24篇),续表,续

2、表,二、古代诗歌(48篇),续表,续表,续表,续表,解题策略,1. 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从对历年的中考古诗文默写题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广东省中考古诗文默写的范围均出自考纲中规定的篇目。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1)连句填充。 此种形式的默写重识记,重诗词,形式传统,目的明晰,简单高效,所以其运用仍然比较广泛。这种连句填充题,其主要形式是根据上句写下句,根据下句写上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在内容上,一般倾向于名句,特别在律诗里,比较注重对偶句,如颔联和颈联。 【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2014年广东省中考) 这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默写形式,这类题相对

3、其他形式的题而言,难度较低,只需识记即可得分。,(2)理解默写。 这种形式逐渐避开简单机械、耗时低效的传统考查方式,把默写变成一种理解能力训练,一种知识考查。它促使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变自己的记忆方式,逐渐把重点向实实在在的内容转移,向知识点转移。 【例】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2015年广东省中考) 这是目前体现出题难度梯度的一种默写题型,它紧跟课文,牢牢抓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针对性较强,效果明显。复习要加强理解性记忆,而囫囵吞枣、粗枝大叶、死记硬背则是大忌。如例题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需要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加强对诗歌

4、意义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完成本题。,(3)迁移运用。 这种考题形式新颖灵活,既要识记,又要理解,更考查运用能力,可谓一题多能,充分发挥了题目的效能。它能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进行一个综合检验,这可能也是今后默写题的主要方向,所以要多多加以训练。 【例】自古不乏一些诗人和大文豪用诗词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绪,表现自己的豪情壮志。前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与杜牧泊秦淮的“ , ”的忧国忧民之情,后有辛弃疾南乡子的“ ? 。 ”的豪情壮志。 这一类题,一般在所设置的情景里都隐藏着许多提示信息,切不可忽略,要认真揣摩。像题中涉及诗人的名字及其作品,你

5、就能很快锁定考查的篇目。这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之外,还要求学生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才能又快又准地找出相应的诗句作答。题中答案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 失误分析,(默写部分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也是评分最严格的部分。各地均有要求: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1)基本汉字写错。默写中出现错字这种现象是最多的。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结构,不一而足。 【例】 旧时茅(“茅”字少了一撇)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吏禄(“禄”字写成了衣字旁)三百石(“石”字写成了“担”),岁晏有余粮。 独坐幽篁里

6、,弹琴(“琴”字下面的“今”字写成了“令”)复长啸。 直挂云帆济沧(“沧”字写成“苍”)海。 解析:书写不够规范,平时未能做到精益求精;或者有部分学生可能属于笔误。,(2)字音相同或相近错。(括号中的字是误字) 【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蝉)娟。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州)。 烽(风、峰、锋)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汉)青。 解析:平时没有做好归纳总结,识记时出现差错。,(3)因词义相近、理解不正确而错。(括号中的字是误字) 【例】 神龟虽寿,犹有竟(尽)时。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进)酒家。 常(长)记溪亭日暮。 解析:平时未能做到精益求精,对诗句

7、只是死记硬背,未能有意识地去进行辨析记忆。,(4)字形相近而错。(括号中的字是误字) 【例】其恕(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晴)到碧霄(宵)。 解析:平时书写不规范,未能进行有意识的辨析;有部分学生则可能属于笔误。,(5)因常见语序、词语干扰而错。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颠倒,白白地丢了分数。(括号中的词是错误的词) 【例】江山代有才人(人才、人材)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有约不来过夜半(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 斜

8、晖脉脉水悠悠,肠断(断肠)白洲。 解析:记忆不准确,平时背诵时粗枝大叶、不细心。,(6)因诗中有相同字眼干扰使诗句混乱。(括号中的句子是错误语句) 【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此山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洛阳边)。 解析:可能受到一些旧版本或同类诗句的影响,学生容易混淆出错。,(7)因对诗歌的理解不准确,而在理解性默写中出错。(括号中的句子是错误语句) 【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样的哲理

9、。这个对偶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平时理解不到位,一知半解,或记忆不准确,导致对诗句半生不熟,理解不透。,(8)不理解诗中通假字的运用而错。 【例】 路转溪桥忽见(“见”通“现”)。 问渠那(“那”通“哪”)得清如许。 焜黄华(“华”通“花”)叶衰。 解析:平时对重点难点句子未做好辨析对比归纳,未做深入细致的理解式背诵,只图简单识记。,3. 高分策略,首先,古诗文默写要做到在“熟背”的基础上“写对”每个字都准确无误,做到不漏字、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写错字。否则因一字之差而全句皆错,背得再熟练,最终也会前功尽弃。 要想不出现错别字,复习时要做

10、到“背”与“写”相结合,尤其是对一些较复杂的、容易写错的生僻字,要格外注意,反复书写,弄清笔画结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消灭“别字”。之所以出现别字,是因为对原诗文意义理解得不透彻。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很多考生误写为“留取丹心照汉青”,这就是对“汗青”这个词不理解所造成的。再如“黑云压城城欲催(应为摧)”也是由于学生未领会句意造成的错误。,其次,学会给古诗文“分类”。在多积累的基础上,根据诗词所描写的内容进行联系并分门别类整理。近年来经常有这类题型,比如:古诗词中,含有“雨”的句子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两个完整的句子。这就要求我们做个有心人,对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进行归类。比如:

11、诗词中哪些是叙事诗,哪些是送别诗,哪些是写景诗;写景诗中哪些描写四季的不同景色,哪些写山岭湖泊,哪些写风花雪月越具体越好。,再次,学会审题。特别是遇到理解运用型的题目,更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审题,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如山东临沂卷的默写题:“请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五段诗章,各默写一句与其内容或思想情感相一致的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不得重复使用同一诗文名句)。”这道题有几个要点要把握好:理解五段诗章的含义,这是解答这道题的前提。要默写在内容上或是思想感情上与所选诗章相一致的名句。这些名句不能重复使用。还要注意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名句中,选择那些自己记忆准确的、不会出现错别字的名句来默写。,具体诗篇,

12、1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3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5 过故人庄

13、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9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4、。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1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13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

15、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4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16、山小。 15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6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8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9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