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389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中国的农业课件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第四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第6课时 中国的农业,读 图 夯 基,一、农业概述 1农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 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1种植业 (1)分布:我国东部_的平原地区。 (2)南北差异。 成因:南北_条件的显著差异。,湿润和半湿润,气候,表现。,一年两熟至三熟,(3)主要商品性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A三江平原,B_平原,C江淮地区,D_平原,E江汉平原,F成都平原,G洞庭湖平原,H鄱阳湖平原,L_。 商品棉基地:M_,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N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O_。 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

2、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松嫩,太湖,珠江三角洲,黄淮平原,南疆,2其他农业部门 (1)畜牧业,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_地区,共划分为四大牧区,分别是:A_牧区、B新疆牧区、C青海牧区和D西藏牧区。 农耕区畜牧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_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以_和秸秆饲料为主,是我国畜产品的主要来源。 (2)林业:E_天然林区、F东北天然林区、G东南部的人工林区。,青藏高原,内蒙古,四川,舍饲,西南,(3)水产业:其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居首位,优势区域为_养殖带、黄渤海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养殖带。,东南沿海,三、我国农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农业

3、产业结构不合理:A_占主导地位,B_只占27%,D_、C_比重太小。 (2)人口增加、_不断减少以及_、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耕地,水土流失,2发展对策 积极调整_,科技兴农,走农业_道路。 3发展前景 (1)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2)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3)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农业结构,产业化,读“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下表。,(2)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见下表: (2)地形(南方以山地丘陵为主,北方以平原为主)、气候(南方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

4、温带季风气候)等方面的差异。,精 讲 点 拨,1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 (1)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知识点1 农业的地区分布,(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3)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南方用水充足,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如下图所示:,知识拓展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分析 (1)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5、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图文结合具体分析如下:,(2)三大棉区,(3)其他经济作物,右图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热量更丰富 地形更平坦 土壤更肥沃 水源更充足 A B C D,B,(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扩大播种面积 提高机械化水平 选用优良品种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 B C D 解析:明确甲、乙、丙三地的位置及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1)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区,有肥沃的黑土,而丙地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为贫瘠的红壤,由此确定正确。南方比北方热量丰富、水源充足,由此排除

6、项。第(2)题,提高单产与播种总面积没有关系,排除A项;机械化水平能够提高生产率,但对提高单产没有影响,排除B项。选用良种可提高单产。乙地地处华北,旱涝灾害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的丰产田,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措施。,D,1中国粮食问题及产生原因、解决途径,知识点2 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2.中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问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2)对策: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右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7、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D,A,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地理现象。同纬度地区,东边的地方总是比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因此甲地总是比我国同纬度其他地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但不同纬度日出早晚除了与东西位置有关外,还与昼夜长短有关,因此甲地并非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故A项错误;漠河地处北极圈以南,夏至日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B项不正确;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水岭为阴山,故C项错误;松花江干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初春结冰与融冰时出现凌汛现象,故D项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根据东北平原由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根据该区域河流流向分析,东北平原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东北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区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实行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C项错误;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而非商品棉基地,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