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354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写道“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象。他们这些人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今天我们学习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1,2019/3/16,2019/3/16,2,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习目标,知识与 技能 1、理解并掌握重点文

2、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的含义,加强文言文知识积累。 2、辨析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的特点。 过程与 方法 1、自主学习,对照注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掌握重点词意、句意。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诵读,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 3、合作学习,探究孟子的游说之术。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悟孟子提倡与老百姓共有共享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启发学生胸怀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3,2019/3/16,重 点: 1、让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2、明确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3、体会孟子的游说之术,学习孟子说话的技巧。 难 点: 引导学生体会孟子说话的技巧,4,2019/

3、3/16,5,2019/3/16,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仁人之心 它的源头就在孟子,6,2019/3/16,“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老百姓对官员的最低要求。为官者,必须有一种对权力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和责任感。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台上。”,2019/3/16,7

4、,第一课时,8,2019/3/16,王语暴以好乐 庶几 有诸 独乐乐 孰乐 臣请为王言乐 管籥之音 疾首蹙頞 羽旄 则王矣,y,shj,zh,Yu l,l,Wi l,yu,c ,mo,wng,生字认读,自主学习,9,2019/3/16,梳 理 文 意,10,2019/3/16,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齐国大臣庄暴来见孟子说:“我庄暴被王召见,王告诉我说他喜欢音乐,我庄暴没有话回答(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5、)。”接着问:“喜欢音乐怎么样呢?” 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 过了些时候,孟子进见齐王说:“王曾经把自己喜欢音乐告诉庄暴,有这件事吗?” 齐王变了脸色,说:“寡人不能喜欢古代圣帝明王的音乐,只不过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孟子说:“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会很不错了!现在的音乐跟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齐王说:“这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王说:“不如跟众人一起娱乐。” 孟子说:“跟少数人娱乐的快乐,跟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王说:“不如跟多数人一起娱乐。”,11,201

6、9/3/16,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12,2019/3/16,“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孟子说:“请让我给王谈谈娱乐的道理:假使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

7、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头痛皱眉头并且互相告诉说:我们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妻子东逃西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不跟百姓同乐(所谓同乐,即王以百姓之乐为乐,百姓以王之乐为乐)。,13,2019/3/16,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8、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假如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了王这里鸣钟击鼓的声音,听到了王这里吹箫奏笛的声音,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热热闹闹地演奏音乐呢?假如王在这里狩猎,百姓听到王这里车马的声音,见到王这里军旗仪仗的美丽,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说:我们王或许没病没灾的吧,要不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王跟百姓同乐。如果王跟百姓同乐,那么就能成就王业了。”,14,2019/3/16,通假字,可得闻与 今王田猎于此 今之乐由古之乐 直好世俗之乐耳,与,通“欤”。,田,通“畋”,打猎。,“由”通“犹”,如同

9、。,“直”通“只”,只是。,15,2019/3/16,词类活用,今王鼓乐于此 独乐乐,与人乐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则王矣,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16,2019/3/16,文言句式,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王欲暴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状语后置句,见羽旄之美,定语后置句,17,2019/3/16,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好乐, 何以能鼓乐也?,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

10、动。) 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 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18,2019/3/16,一 词 多 义,1、暴见于王,2、今王鼓乐于此,于: 以: 庶几: 其:,1、王语暴以好乐,2、暴未有以对也,3、何以能田猎,1、则齐国其庶几乎,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2、则齐国其庶几乎,19,2019/3/16,一 词 多 义,1、暴见于王,2、今王鼓乐于此,于: 以: 庶几: 其:,1、王语暴以好乐,2、暴未有以对也,3、何以能田猎,1、则齐国其庶几乎,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2、则齐国其庶几乎,(表示被动),(介词,在 ),

11、(介词,把),(介词,用),(介词,凭借),(副词,差不多),( 副词,也许,大概 ),(代词,他们的),(语气副词,也许),20,2019/3/16,探 究 文 本,21,2019/3/16,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引入话题,转换话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投其所好,请君入瓮,形象生动,水到渠成,由谈乐(yu)而言乐(l),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22,2019/3/16,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

12、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表明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23,2019/3/16,儒家学者把乐分为两类: 一类是先王之乐(也就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 一类是世俗之乐。 孔子等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乐有助于克己复礼、修身养性或协和社群关系。俗乐的种类异常繁多,其共同本质则是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儒家学者认为这种音乐能使听者放荡无节,甚至流于淫滥。所以他们对俗乐的批评不绝于耳,或者一言以蔽之曰“淫”,或谓之“乱世之音”等等。但是,上层统治者却往往喜欢俗乐。在孟

13、子和齐宣王这番对话大约一百年之前,魏文侯就说自己听古乐昏昏欲睡,听俗乐却不知疲倦。,24,2019/3/16,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两者雅俗的区分明显,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

14、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25,2019/3/16,4.体会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和齐宣王两次回答 “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 (作用: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26,2019/3/16,5、孟子

15、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27,2019/3/16,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悲惨图景 反面 对 比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正面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能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乐。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就是与民同乐!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欢百姓们看见你就头痛?,

16、28,2019/3/16,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29,2019/3/16,1、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导案”。 2、预习第二则:读译,画出疑难点。,布置作业,30,2019/3/16,孟子见梁惠王,第二课时,31,2019/3/16,检测预习,经史勿亟,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於牣鱼跃,j,yu,yu,yu,zhu,w,rn,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害,通“曷”,何日,何时。,女,通“汝”。,自主学习,32,2019/3/16,梳 理 文 意,33,2019/3/16,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环视着鸿雁麋鹿,说:“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孟子对曰:“贤者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