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24300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价中标难做到合理原因分析目前在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大多都采用“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手段,这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减少工程腐败现象的发生。采用“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手段,对工程在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大问题就是,所谓的合理低价很难做到真正合理。其原因大致如下:1、设计文件不完整。许多招标方往往为了工程进度,在设计文件还未完整全面的情况下进入招投标程序,在这样的状况下编制的投标造价,肯定很难确定其合理低价的,即便按此不完整的设计文件勉强编就投标造价,一旦中标后,设计变更肯定会很多,

2、大量的设计变更,使原来的所谓合理低价失去了意义。在装饰工程中更有大量不具备设计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取得设计的任务,产生了大量不合规范的设计文件,对工程的招投标也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2、招标文件的编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漏项、错项较多,对项目特征的描述不清,在招标说明书中将商务标定为高分而将技术标定为低分,而且技术标如有不响应标书或不符合规定的仅只扣1分,全部技术标总扣分不超过35分,根本拉不开差距,整个招投标陷入重商务标而轻技术标的怪圈。这样所编成的投标文件不仅很难做到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会使中标人有机可乘,在中标以后可以利用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漏洞、错项、

3、项目特征的描述不清等因素,进行高价索赔,也使原来的合理低价不能达到真正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等问题反而会被忽视,造成诸多不良后果。3、评标过于简单,时间较短,多数评标只用几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许多评委有时连所评工程的大体情况都不了解,就参与评标了;由于招标文件过于强调商务标的评分,使得评标成了评报价,报价不看单价分析,就成了招投标的主流。再加上评委的本身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的不懂经济,懂经济的不懂技术,技术和经济不能有效地结合进行评审,试想如此的评标,又怎么可能评审出造价是否合理,是否不低于成本价?特别是一些投标单位合理运用不平衡报价的内容,也经常被一些评委视为低于成本

4、价而遭否决,严重地打击了投标单位的积极性。4、所谓合理低价是否合理,其实要在确定了真正成本价后才能确定,然而什么是真正的成本价?如何确定真正的成本价?目前也没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评定办法。正因为无法确定真正的成本价,于是在评标时,对于那些在投标控制价基础上下浮很大的投标报价,即便评委感觉到不合理,但是由于对真正成本价缺乏一个科学的评定办法,因此对其是否合理、是否低于成本价,就很难确定。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导致目前的合理低价中标的合理低价无法真正做到合理,于是就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1、中标人大量利用设计文件的缺陷,增大对设计变更所产生的、原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所遗漏内容的索赔。使招标人降低工程造价

5、的初衷化为乌有。2、投标人利用不平衡报价的理由,解释自己对某些子目报价的人为压价,使低于成本价的内容合法化。3、在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地要求设计方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达到修改综合单价,提高工程造价的目的,这在装饰工程中表现得尤为严重。4、一旦低于成本价中标后,中标人往往采取各种办法追加价款,如果无法实现,则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5、由于是低于成本价中标,施工就肯定会亏损。为了减少亏损,中标人在工程结算时就会巧立名目、高估冒算,为达到这个目的就会行拉拢腐蚀之道、从而严重滋生了腐败现象。6、因为施工资金的严重不足,少数中标人还会做出半途而废,弃楼而去的行为,造成烂尾工程。再则通过拖欠工人工资,拖欠材料款,造成各种经济纠纷,影响社会稳定。总之,合理低价如果不能做到真正合理,那么其大幅度地降低工程造价,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减少工程腐败现象的发生等诸多有利因素,都会不复存在,反而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要想使合理低价中标真正做到合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我们的相关人员去做大量的工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