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42994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3.新题之对联讲稿专题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辅导,专题二十三:新题之对联讲稿,第二模块:语言运用,对联历史,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联的故事,纪晓岚岁那年,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一本正经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先生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中十分喜欢,便把他叫到身边说

2、道:“你这个小顽童,生得倒挺机灵,不知你的书念得如何?“纪晓岚的娃娃脸上,两只大眼晶晶闪亮,看着教谕说道:“一会儿入场考试,大人就会晓得了。“他这么一说,把教谕大人逗乐了,说道:“现在未入考场,我倒要先试你一试。“说完,教谕给纪晓岚出了一联,要他来对,这句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脸上微微一红,便扑嗤一下笑出声来,想是先生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忙回答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神荼,郁垒,对联的起源,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秦琼,尉迟恭,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中华第一联,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

3、清。 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对联的特点,1、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梳理,对联常识,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

4、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 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对联的特点,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冬去山清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上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 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扬州二十四桥联),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词性相同 结构相应,1、字数相等 2

5、、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联的特点:对仗工整,梳理,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请选择一副最恰当的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

6、海水长流。,对联的特点:平仄协调,仄起 平收,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 平为阴平、阳平, 仄为上声、去声。,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读时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上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去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入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不能重复。,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

7、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 从上写到下, 必须字字对称。 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 下联在左边, 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准。,对联书写和张贴的要求,喜滋滋迎新春 笑盈盈辞旧岁,喜滋滋迎新春,笑盈盈辞旧岁,对联的书写和张贴,岁月峥嵘须奋斗,年华潇洒莫蹉跎,才成志立,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直写竖贴,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1、字数相等,对

8、联的特点:,梳理,2、词性相同,3、结构相应,4、平仄相对,5、内容相关,声律启蒙,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对联常识,按时间和场合分: 春联 行业联 喜联 寿联 挽联,2、对联的种类,春 联,春 联,婚 联,千里姻缘一线牵,百年恩爱双心结,挽 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孤山石亭联,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 、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2、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

9、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却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3、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A、春联 B、婚联 C、行业联 D、挽联,A,B,D,C,对联常识,按形式分类: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对联赏析),对联天地,美不胜收,探究,一、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上王王在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某公厕对联:

10、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无不低头屈膝; 世间贞女节妇,进来纷纷解带宽裙。,二、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地名。 1、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2、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3、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滁州醉翁亭),武汉黄鹤楼,桃花源,三、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杜 甫),(范仲淹),(文天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

11、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司马迁,李清照,李白,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鲁迅),(项羽、勾践),哑联,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

12、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其实,这是二人开玩笑的一副哑联。你猜得出来吗?,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 啃 河 上 骨;,(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 流 东 坡 诗。,(东坡尸),拆字联:,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品读奇言妙字,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品读奇言妙字,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此联为北宋人吕蒙正撰。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三朝宰相,幼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得人帮助开始读书,后考中进士第一。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极度不满,曾作怪联抒发愤慨之情。该联纯用数词,又是藏头掐尾联。横批是“南北”。,全联应读为:缺“一”(衣)少“十”

13、(食),无“东西”! 缺衣(一)少食(十)没东西。,数 字 联,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缺衣少食,嵌字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1914年前翰林王运讽袁世凯),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谐讽联,对不住,拓展与应用,牛刀小试显身手 -尝试对对子,二 字 对,春兰,秋菊,落日,去伪,花好,书山,绿水,朝阳,存真,月圆,学海,青山,海角,天涯,月转,细雨,天文,柳暗,虎啸,星移,斜风,地理,花明,龙吟,三 字 对,水底月 ,镜中花,水帘洞 ,刀子嘴 ,辞旧岁 ,火焰山,豆腐心,迎新春,千山秀 -,万水清,蜂采蜜 -,蝶恋花,四 字 对,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东南西北,青山不老,山清水秀,春夏秋冬,绿水长流,鸟语花香,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五 字 对,时时闻鸟语,处处有泉声,春江花月夜,远看山有色,秋色艳阳天,近听水无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副对联:,今日勤学尝苦辣,明朝高中品甘甜,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