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3896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二,三,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二,三,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目的 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提出 (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在与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该原则。,一,二,三,4.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5.影响 成

2、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自主思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表达了亚洲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这一原则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它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出发点: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合作、和睦相处。原因: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一,二,三,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一,二,三,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 在(1954年)6月27日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周总理发表了书面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他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

3、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陈明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 互动探究 (1)据史料,概括周恩来总理认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基本条件。 (2)据史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国与国交往基本准则的原因。 提示:(1)尊重各国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提出了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原则。,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1)基本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特点: 包容性:是指和平共处

4、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历史地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史料导入,名师精讲,典例剖析,探究点,【例题】 1988年,邓小平在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指出,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但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

5、,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它”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一国两制”方针 D.“一边倒” 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解题指导: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它”的适用范围包括全世界所有的不同制度、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且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由此可判断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A,1 2 3 4 5 6 7 8 9,1.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此相一致的是 (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

6、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解析:“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2.导学号6897012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与一些国家不经谈判而迅速地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主要是( ) A.中国的周边国家 B.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C.中立国 D.第三世界国家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得到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支持。它们表示承认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唯一合法的政府并愿意建交。新中国同它们不经谈判迅速地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也是“一边倒”方针的具体运用。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3.美国史学家费正

7、清认为:“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在对外政策中主要体现在( ) A.推行“一边倒” B.主张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谈判与接触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积极同亚非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都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答案:C,1 2 3 4 5 6 7 8 9,4.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日内瓦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是日内瓦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 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

8、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D.中国代表团通过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1 2 3 4 5 6 7 8 9,解析: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美国等西方国家参加了日内瓦会议,A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A,1 2 3 4 5 6 7 8 9,5.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一九五四一书曾有这样的评论:“1954年是中国人民政府威望增强的一年,更是共产主义世界和非共产主义世界一致认为中国是东亚大国和世界五强之一的一年。”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于1954年( ) A.中国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开始同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C.中国代表团

9、在日内瓦会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D.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会议 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发生在1954年的仅有C项。 答案:C,1 2 3 4 5 6 7 8 9,6.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中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共同基础”是( ) A.社会制度 B.意识形态 C.联合抗击西方殖民侵略 D.共同的历史境遇和现实要求 解析:在历史上,中国与亚非国家都长期遭受西方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在现实中,中国与亚非国家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0、 答案:D,1 2 3 4 5 6 7 8 9,7.导学号689701291955年8月,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前,中国政府主动释放了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员。后来,会谈经过多次磋商,美方也允许钱学森等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这表明当时( ) A.中国放弃了“一边倒”政策 B.中美两国都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C.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析:中国主动释放美国战俘、中美举行大使级会谈,这些举措表明中美双方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缓和日趋紧张的两国关系。 答案:B,1 2 3 4 5 6 7 8 9,8.宣传画和纪念币都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探究: (1)图中宣传画和纪

11、念币的共同主题是歌颂中苏友谊。推测它们出现的大致时代,当时铸就中苏友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苏间的友好对中国有何重大的意义?,1 2 3 4 5 6 7 8 9,参考答案:(1)20世纪50年代。因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给新中国以大力的援助和支持;中国政府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中苏间的友好,有利于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 2 3 4 5 6 7 8 9,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隆)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应邀到印尼首都雅加达作正式访问。由于东南亚国家担心在亚洲再起战火,周恩来与各国领导人多次谈过台湾问

12、题,同时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一声明,促使了中美两国1955年8月开始的大使级会谈。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与美国的关系。 (2)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表明了中国怎样的外交立场,并指出该立场产生的作用。,1 2 3 4 5 6 7 8 9,参考答案:(1)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内战失败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支持台湾当局同大陆对抗。 (2)立场:坚持和平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用:有利于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缓和了远东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促使中美开始接触谈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